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央媒看重庆 > 正文

开放重庆 连接世界丨四年探索结硕果 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闯出“高端局”

发布日期:2025-11-25 16:02 来源:人民网

重庆果园港,集装箱整齐排列,货轮鸣笛启航;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通道上,信息奔流不息;陆海新通道的列车,满载“重庆造”驶向国外市场……

今年8月,商务部发布消息,重庆有3项服务业扩大开放创新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这意味着,作为中西部首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重庆经过四年探索,已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创新成果。

这座内陆城市,正以全新姿态向世界敞开怀抱。

重点行业+十大领域

改革多点突破,累计落地近28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

累计落地近280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形成240项改革成果,其中31项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最佳实践案例——这是重庆自2021年4月启动试点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试点围绕科技、数据、金融、健康医疗、教育、商贸文旅、投资便利和物流通关、人才、法治、两业融合等十大领域展开,成效显著。

如在科技领域,重庆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20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试点。试点以来完成391项知识产权转化,合同金额超4.1亿元。2024年,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48亿元,同比增长153%。

金融创新持续涌现。重庆推出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博伊顿动力机械公司因此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同时,优化商业价值评价标准,依托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数据,形成商业价值信用评价报告及参考授信额度。

教育医疗开放提速。重庆引进英国莱斯特医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等9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建成莱佛士医院、中新美陆眼科医院等7家外商独资及中外合作医疗机构,以及97家互联网医院,构建“线上+线下”就医新体验。

“在商贸文旅领域,首家外商独资旅行社——楷新国际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落地重庆。‘保税+实体零售’新模式,叠加保税展示、跨境电商优惠税率等政策,有效提升消费体验。”该负责人介绍,同时,重庆还创新铁路进口货物联运转关模式,将铬矿等货物经铁路原箱运至果园港口岸,实现降本增效。跨区域跨境公路班车联盟模式,整合运输资源,搭建线上平台,提供全流程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中新美陆眼科医院。受访者供图

中新美陆眼科医院。受访者供图

聚焦人才、数据、法治

搭建法律服务“全球朋友圈”

重庆服务业的扩大开放,离不开人才、数据和法治三大支撑。

人才方面,重庆探索“双向”离岸创新创业机制,发布涵盖205项境外职业资格的认可清单,推动国际专业人才来渝就业创业。

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实现突破。重庆建成三级政务数据共享体系,上线全国首个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形成“一联盟一平台二中心”4项创新案例。中新(重庆)信息通信创新合作联盟整合两地信息产业资源,数据通道一站式企业云服务平台纳入近千家重点企业信息。

法治保障持续强化。重庆在知识产权、专利许可费率等领域实现首例司法裁决,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域集中管辖的成渝金融法院,创新“互联网+多元解决纠纷”路径,提供金融纠纷“一站式”解决方案。

此外,重庆搭建法律服务“全球朋友圈”,与9家境外仲裁机构签约,推动5家律所在境外设立10家分支机构,帮助企业应对境外法律风险。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受访者供图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受访者供图

2027年目标:

实施129项任务,培育30个标志性项目

重庆的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不是单一领域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系统性的制度型开放变革。面向未来,重庆已经制定了服务扩大开放的清晰路线图。

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数字产业、医疗健康、金融、商贸文旅等领域深化改革,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更多“重庆经验”走向全国。

2025年,重庆将聚焦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建设,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开展金融、物流、要素流动、两业融合等创新探索。

重庆还将全面落实国务院部署的129项试点任务,按照“首年见制度、次年落项目”要求,项目化、清单化推进。

“到2027年,129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陆海新通道基金、数字人民币试点等7项重点任务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成果。”该负责人表示,重庆计划引进一批重点领域投资项目,培育30个以上标志性项目,基本建成内陆现代服务业发展先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