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巴渝文化 > 正文

文物里的七夕

发布日期:2024-08-09 22:26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8月10日,七月初七,又到了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是古代女子乞求巧艺的节日,相传这天还是牛郎织女这对爱人登上鹊桥相会的日子。而在七夕这天乞巧,也体现着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大渡口区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一起感受七夕的喜庆气氛。

鹊上梅枝,遥寄相思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梅开百花之先,是报春的花,喜鹊立于梅枝寓意喜上眉梢好事将近,牡丹花寓意富贵,这一图案寓意荣华富贵,好事连连。

大渡口区博物馆馆藏的粉彩喜鹊登梅纹虎钮盖罐,底径13.4厘米,高20.6厘米,圆唇,侈口,溜肩,直腹下部斜收,圈足,上腹部四对称描金动物形系,颈部一周金线,腹部一边饰粉彩牡丹、喜鹊、梅花图案。另一边提“花开红似锦、鸟音巧如簧,作六月三日、袁义兴宫生”。盖顶平,弧壁平沿,子扣,盖面中间有一描金虎钮,四周饰粉彩牡丹、喜鹊、梅花图案,弧壁边写有“付人元仿”字。

f46789a3318c4bdfa3daa9126bda2d7f.jpg

粉彩喜鹊登梅纹虎钮盖罐。(图源:大渡口区博物馆)

雨约云期,喜结连理

青花喜字罐,俗称“双喜罐”,古人婚嫁时常用来装喜庆糖果之类的器皿。罐身上的“囍”字纹饰直到现在也常见于婚嫁等喜庆场合。

大渡口博物馆馆藏的清代双喜青花瓷坛,口径9.7厘米,底径19.7厘米,高22.5厘米。直口,溜肩,鼓腹,圈足,腹部有4对称“囍”字颈部和腹部有折枝花卉环绕,颈部和圈沿未施釉。盖敞口,盖面中间也有一“囍”字,是一件集观赏和实用于一身的佳品。

清代双喜青花瓷坛。(图源:大渡口区博物馆)

相濡以沫,瓜瓞绵绵

除了乞求巧艺,七夕这天还有乞子的习俗,常常以瓜果为祭拜贡品,瓜为瓜瓞绵绵之意。瓜瓞绵绵出自《诗·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自土沮漆”。“绵绵”指藤蔓生长的样子,“瓜”指大瓜,“瓞”指小瓜,绵绵瓜瓞合在一起就是在一根连绵不断的藤蔓上结出层出不穷的大瓜小瓜,寓意子孙兴旺繁荣昌盛,家族人丁兴旺。

大渡口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粉彩瓜瓞绵绵葵口盘,口径为17.1厘米,底径10.4厘米,高2.7厘米。葵口,弧腹,圈足。盘内绘蝴蝶、瓜果、喜字、花卉纹饰。瓜藤苍劲,绿叶翠绿,瓜果形状丰盈、饱满,蝴蝶围绕着瓜果,翩翩起舞,喜字穿插其中,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片喜气洋洋、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代粉彩瓜瓞绵绵葵口盘。(图源:大渡口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