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备受关注的“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全段精准贯通。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一起再去见证那个历史时刻。
穿江隧道,连接着重庆渝中、南岸两大主城核心区。与长江中下游不同,穿江隧道所处的重庆中心城区长江段两岸高楼林立,河滩狭窄,呈“V”型深切河谷。隧道穿越江底,要经过江底深槽段、破碎带、衡重式挡墙等多种复杂地质。“量身定制”的智能化双模盾构,和一体化智能化管控,实现了长江堤岸、滨江路零沉降,盾构“无感穿越”长江黄金水道。
轨道交通27号线穿江隧道,隧道长度3212米,穿江段长度1269米,隧道深度水下70米,隧顶最小覆岩厚度8米。隧道施工390天,吊装物资超10万吨。这条隧道,不仅是长江上游首条穿江隧道。“渝江号”盾构机从渝中区长滨路始发时,始发井深度达83米,相当于27层楼高,也创了全国轨道交通领域盾构始发井深度之最。
对于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相信很多重庆人跟我一样,充满了好奇。要知道,重庆已建成的城市道路和轨道交通,过江通道全部采用跨江大桥形式建设。27号线穿江隧道与10号线南纪门轨道桥相距约50米。为何27号线设计成穿江隧道,而不设计成过江大桥?设计团队表示,安全、经济、环保,是最重要的考量。27号线是城市快线,设计时速达140公里。线路所经的重庆站-南滨路站区间,长江两岸高楼林立,居民和企业多,周边环境复杂,航道等级高,环保要求也高。设计团队提前调研,建立全景过江通道模型,逐一对比分析各工法的优缺点及适应性,并综合考虑与10号线南坪站的换乘,最终选择了现有过江线路。穿江隧道实现“无感穿江”,也意味着27号线向开通又迈进了一步。
重庆轨道交通27号线全长56km,设计时速140公里,15座车站13座都是换乘车站,被称为“换乘之王”。未来, 横跨重庆主城都市区东西向三大槽谷的这条线路,将串联起包括重庆东站、重庆站、沙坪坝站在内的重要门户枢纽,以及三大商圈,极大缓解重庆轨道线网东西向客流压力,有力推动“轨道上的都市区”建设。
重庆是一座蔓生于山水之间的城市,山地丘陵占市域面积90%以上,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重庆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起伏逼仄的空间中“纵横捭阖”,谱写出了一行行生活的诗歌。如今,这里有穿楼的轨道交通2号线、架起20多米长“悬空”天桥的魁星楼、酷似“星际穿越”的白居寺大桥……繁复多样、不拘一格的建筑形态,造就了别开生面的赛博之城。而重庆这种造就“魔法空间”的能力,也多次在国家的重大项目建设中,担当重任。以高铁建设为例,渝昆高铁,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京昆通道重要组成部分。沿途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海拔从400米急剧爬升至2000米,线路陡峭,地质条件又极其复杂,堪称高铁建设的地质博物馆。隧道更是其中的老大难。当前,我国基建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先进的机械设备,以期代替传统人工。但在此前的建设经验中,一条隧道,一般只重点攻克一、两种机械设备的施工。渝昆高铁渝宜段重庆境内的一条隧道,担负起国铁集团交办的一项重要试验任务,那就是用系统化使用“机械兵团”。
眼前的10多套机械设备,是在隧道掘进各个环节的业务“尖兵”。以往,它们往往奋战在各自擅长领域,很难全部同时出现在同一隧道。这一次齐聚渝昆高铁,是要在这个试验场完成系统化作业的重要任务。
缙云山隧道,是渝昆高铁全线机械化配套的示范工点,全长3公里。地下,有断层、背斜、岩溶、岩层缓倾等不良地质,掘进前方,还有岩溶、瓦斯、突水突泥……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难题,并在多个作业面同时推进的情况下,高效前后“接棒”,建设团队开发了数字化信息系统,将现场工序作业按分钟进行精确计算。同时,联合企业、高校,开展课题研究。
得益于此,渝昆高铁渝宜段,今年9月29日开通运营,截至10月29日,已累计发送旅客达78万人次。 此外,全国唯一一个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重庆。实验室围绕国家交通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建设、养护、管理领域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已为20座世界之最的特大型桥隧工程,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在重庆交通大学未来土木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学富看来,重庆建造“跨山出海”,靠的是实力说话。将来要再进一步,还不是得围绕能力培养、人才队伍、智能建造三个关键词“做文章”。
张学富认为,首先是要提升建筑研究单位或者是施工企业相关的生产厂家的技术、能力和水平。第二个方面,以后的项目都是综合复杂的,复合性人才是亟需的,要往国际化人才这个方向去走。中国的建造水平和能力是非常强的,国外需要建设的项目也是非常多,要求这些人要有国际化的视野,才能走出去,才能走得更好。另外智能建造里面,最核心的就是智能装备和智能材料。重庆的未来产业发展也可以往这个方向去布局,加强这方面的创新能力的投入。
长江上游轨道第一隧精准贯通,对重庆建造来说,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重庆人在建造领域用一场场硬仗,打响了一张名片,也让世界看见了一座城市向上生长的创新力量。
(重庆广电-第1眼TV 吴春春 张月藐 邓静 尹力 李波 袁媛 陈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