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基层宣讲 > 正文

【办好民生实事 书写温暖答卷】让优质普惠公共服务直达“家门口” 我市将启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试点建设

发布日期:2024-12-18 19:57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近日,重庆多部门联合出台方案,将在全市遴选约100个社区,进行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让优质普惠公共服务直达居民“家门口”。嵌入式服务设施什么样?试点社区怎么建?来看记者的探访。

走进璧山区璧泉街道养鱼社区,5300平方米的嵌入式服务综合体已经建成,设置了影音娱乐室、手工活动室、花艺室等功能空间,还配备有养老服务床位、婴幼儿托位等。

璧山区璧泉街道养鱼社区党委书记吴梓凯介绍:“目前,我们综合体各项服务辐射了周边2.7万余名居民,日均助餐近50余人次。接下来,我们还会把办事大厅搬进来,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民生服务。”

社区虽小,连着千家万户。嵌入哪些服务?居民最有话语权。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专门打造“石事听音,帮邻办事”平台,收集群众需求。大伙对理发、诊疗、缝补需求大,社区就划出区域,定期开展免费理发、义诊、缝补等;老年人买菜做饭不方便,社区食堂应运而生。

一位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居民说:“我们这些菜很丰富,各种各样的菜很适合我们老年人,味道也很可口。”

江北区大石坝街道石油社区党委书记黄海燕表示:“通过与企业合作经营盘活社区资产,增强社区的 ‘造血’功能,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

根据我市出台的方案,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围绕基本公共服务七个“有”进行科学配置,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特别是要重点聚焦“一老一小”,优先配置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儿童托管、社区助餐等群众普遍急需紧缺的服务场景。到2025年,先行启动50个左右试点社区建设;到2027年,在总结先行试点经验做法和有效建设模式基础上,累计启动100个左右试点社区建设。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统筹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炜科表示,有利于补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便民”生活需求,让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托育、助餐家政等急需紧缺的服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恋 张骏凯 梁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