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友喂卧床的雷桂亨喝水。记者 张莎 摄\视觉重庆
2024年12月16日,荣昌区清江镇塔水村一农户家里,72岁的张先友手持一个奶瓶,正细心冲泡牛奶。
这一奶瓶牛奶,不是哪个小孩要喝,而是她为91岁的大伯哥雷桂亨准备的。
1976年,张先友的婆婆临终时,将从小患有智力障碍、时年43岁又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雷桂亨托付给张先友夫妇;2008年,张先友的丈夫不幸病逝,再次将哥哥雷桂亨托付给张先友。
两次承诺,张先友一诺千金,用一生兑现。如今,她对雷桂亨无微不至的照料已48年。
第一次承诺
她多了一个“大小孩”
难得的冬日暖阳,走进张先友家里,一栋两层楼房外的院坝里晾了不少床单被套。张先友正站在房前的洗衣台上搓洗。
“今天出太阳,得赶紧把大哥的床单被套和衣服都洗一洗。”张先友说,每半个月,她都会给雷桂亨换洗床单被套,保持室内整洁。
洗完衣服,张先友又给雷桂亨洗脸,将早饭、牛奶递到床边。
53年前,也是这样的晴朗天,19岁的张先友嫁到雷家。夫妻恩爱,婆媳和睦,唯一让年轻媳妇张先友皱眉的是,大伯哥雷桂亨患有智力障碍,时常神志不清。如果发病了,那就谁也不认,见谁骂谁。
张先友提出分家,但婆婆坚决不允。
1976年,婆婆临终时紧握着张先友的手不放,浑浊的目光不住地在她脸上流连,却又欲言又止。
“我晓得她是不放心大伯哥,这才不肯落气。”张先友理解老人的心思,虽然自己的生活很紧巴,还有3个孩子嗷嗷待哺,但她下定决心许诺:“妈妈,你放心,只要我们有一口吃的,就有哥哥一口吃的,我们一家人不管咋个都在一起!”
婆婆去世后,张先友的丈夫雷水亨还在重庆工厂上班,她一个人照顾雷桂亨和3个孩子。
第二次承诺
她从满头黑发到白发丛生
几年后,雷水亨回家务农,虽然日子过得很苦,但夫妻俩用勤劳的双手一边拉扯大3个孩子,一边照顾雷桂亨,日子逐渐也好了起来。
2008年,丈夫雷水亨不幸病逝。此时,3个孩子都大了,让他放不下还是雷桂亨。临终时,张先友再次承诺:“老头子,你莫担心,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30多年,我早就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了。”
含泪送别丈夫后,张先友独自一人肩负起照顾雷桂亨的重任。
随着年岁愈大,雷桂亨的病情愈发严重。2017年8月的一天,雷桂亨突然跑出家门。刚下过大雨的路面湿滑,他一不小心摔倒在地,邻居们赶紧通知张先友。
好在救助及时,雷桂亨捡回了一条命,但因年岁已高,伤到筋骨,导致下身瘫痪,只能在家卧床休养。
瘫痪后的雷桂亨总是大小便失禁,神志不清更是常有的事,但张先友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收拾清洁,擦洗身体,想尽办法给雷桂亨做好吃的。
天气好的时候,一米四几的张先友还会一点一点把一米七几的雷桂亨挪上轮椅,推他出去晒太阳。
现在,雷桂亨已经91岁高龄,成为家族最长寿老人。张先友始终铭记着对婆婆和丈夫的承诺,从满头黑发到白发丛生,用半生来兑现。
好家风感佩乡亲
志愿者将上门服务
在张先友家的餐桌上,记者见到鸡蛋牛奶、蛋白粉、麦片等营养品,她乐呵呵地说,这些都是儿女寄回来的。考虑到妈妈还照顾着大伯,他们没有偏心,一人一套。
随着儿女在外打工扎下了根,他们都希望张先友能到外地和他们小住。但为了照顾雷桂亨,张先友仅在20年前去了一次湖北、一次湖南,探望两个女儿。此后,再也没有出过远门,甚至荣昌市区也很少去。
两个老人在家,儿孙们放心不下,孙女还特别在院坝里装了几个摄像头。
每年国庆、春节,儿孙们回家团聚,大家都会主动分担家务,帮张先友照料雷桂亨,背他去洗澡、陪他聊天、晒太阳……
张先友照料大伯哥的故事在塔水村无人不知,更感动了清江镇居民。“我刚嫁过来就听说了张孃孃的故事,她很善良,家风也好,平时有啥需要,我们也来搭把手。”29岁的邻居张仁芳爱带小孩到张先友的院坝来玩,希望下一代能耳濡目染、传承孝老爱亲的优秀品质。
48年过去,张先友也老了,照顾雷桂亨也越来越吃力。“有事你说,千万莫客气!”塔水村党总支书记曾大能特地上门告诉她,村里可组织社工和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减轻她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