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1月18日)举行的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的开幕会上,记者也观察到一些创新安排,感受到重庆城市精神和城市发展的向上力量,来看今天的《新闻第1线》。
在现场我注意到,邀请旁听开幕会的市民代表方面,今年特别将“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好人”“重庆见义勇为英雄”“人民满意公务员”“担当作为好干部”和区县基层村(社区)干部代表纳入其中。
他们是城市发展的推动者、受益者,也是城市精神的创造者、实践者。包括他们在内,旁听席上的42位市民代表,都来自基层、代表基层,对于开幕会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所提到的深入基层协助解决急难愁盼、紧扣群众关切开展协商建言、发挥界别优势办好群众身边事,尤为感同身受。
重庆好人、江北区华新街街道桥北社区食堂创办人龚洪明说:“很有幸这次能参加市政协的旁听,听了会上的报告,特别是2025年的计划和工作部署,特别振奋人心。”
璧山区璧泉街道华龙社区党委书记张思桃说:“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工作实践的指导,做好群众工作,为群众办更多可感可及的民生好事实事。”
今天在列席席,我还观察到一个人群,他们就是在外地发展较好的重庆籍人士。特邀列席,是他们了解家乡发展的好机会,也能够为重庆经济发展提出中肯建议。
剑桥大学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执行院长、峰一国际CEO姜敖说:“我希望能够更多地运用我的母校剑桥大学的资源,能为家乡更多地引进好的项目、好的人才。”
常见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创始合伙人夏朝阳说:“这次回到家乡,我主要是想从新质生产力、科技创业、科技创新方面,看看为家乡能不能做一些事情。”
北京重庆企业商会副会长潘强说:“从去年到今年,我更关注的农业这方面的发展,而且考察了一些项目,建设家乡义不容辞。”
在今天开幕会的工作报告上特别提到,着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在凝聚智慧力量上展现更大作为。今天不管是在旁听席还是列席席上,我们感受到的重庆城市精神,就是这样一股“力量”,他们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底气,也是动力。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伏毅 汤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