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科技前沿 > 正文

专题记者会丨重庆“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43% 位居西部第一

发布日期:2025-01-19 19:41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数字化发展迅速,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1月19日,在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记者会上,市政协常委,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吴在学表示,一年来,重庆深入挖掘数字技术潜能,精准赋能广泛的应用场景,“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43%,位居西部第一,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微信图片_20250119174858.jpg

吴在学以潼南为例称,在太安镇奉民菜园里,挂着一串串“科技满满”的小番茄。地里的传感器能够精确感知土壤湿度和肥力,当湿度或肥力低于或高于设定值时,水肥灌溉系统会自动启动或停止,确保小番茄生长始终处于最佳条件,大大节约了水肥资源和人力成本。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相较传统方式节约水肥30%-50%,原来10个人的工作仅需1人就可完成。

无人机在园区内自动巡检,实时采集影像,智能预警系统精准识别病虫害,生成防治方案并标记重点区域,进行预警。无人机巡检的同时,发现棚内长势最好的植株,将该植株的全生长周期数据与基础生长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优化生长模型,再通过优化后的生长模型指导下一轮的农业生产,经过反复多次迭代升级,得到最适合潼南本地的作物生长模型,进一步提高产量和质量。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蔬菜产量相比传统种植提高4至5倍,其中,主推的银河系列小番茄,亩产高达万斤,每亩产值可达4万至6万元,收益在1.6万到3.8万元之间。

数字技术也是乡村治理排忧解难的新钥匙。在农村化粪池、沼气池、池塘(鱼塘)这些危险场景,事故多发,靠传统人为管控,难以做到实时、全面的监督,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现在好了,这些危险场景的周围有了一个个AI监控小卫士和前端感知设备,实现对危险源24小时的实时预警,一旦有人靠近,进入电子围栏范围内,喇叭会触发警报喊话劝离,同时向监管平台发送告警,并形成需闭环处理的工单。”吴在学告诉记者,当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占比超限时,立刻将告警上报平台和处置系统,同时启动自动排风系统,使该密闭空间内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下降到安全值以内,直接解决危险源本身。通过数字技术,有效解决了农村安全监管方面的难题,守护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吴在学表示,在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重庆已迈出了坚实步伐,央企、国企更应该发挥在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引领、高端人才汇集、发展成果共享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让乡村振兴有“智”又有“质”,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扎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