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科技 > 科技前沿 > 正文

专题记者会丨生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探索蚕桑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1-19 19:40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1月19日下午,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举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专题记者会。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以“养蚕工厂诞生记—生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情况”为主题进行了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119175716.jpg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对乡村振兴而言十分重要。”一直致力于种桑养蚕领域的夏庆友和他的团队开展蚕学研究近40年,获授权专利70余项,获得了一批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如何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于实际产业中,支撑乡村振兴,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

夏庆友表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养蚕、种桑、纺织的国家,时至今日仍是全球蚕业第一大国,蚕茧、生丝产量均约占全球的3/4。重庆作为全国最重要的蚕桑产区,2024年全年有22个区县栽桑养蚕;桑园面积48万亩;生产一代杂交种14.4万张;发放蚕种30余万张;生产蚕茧1.2万吨;蚕农售茧收入超过6亿元。

微信图片_20250119183934.jpg

数千年来,种桑养蚕一直是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的。那养蚕有没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夏庆友及其团队认为,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研制人工饲料。2016年开始,团队通过对家蚕生理特性、取食因素和遗传基因等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成功研制了包含桑叶粉、豆粕粉、玉米粉等30多种成分、全价家蚕饲料,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桑叶用量、省去了传统采摘桑叶的体力劳动,而且营养均衡,可满足不同品种和发育阶段家蚕营养需求,同时用饲料养蚕,还可大幅度减少喂养次数,原来10个人的工作量,现在一个人就能完成。经实际测算,该饲料与桑叶相比,成本更低、效果更好。

有了饲料基础,团队又开始琢磨如何进行全自动化养蚕。为此,他们设计了专用设备原理,借用我国工业门类齐全和设计制造的强大能力,成功和多家机械、硬件、软件供应商达成合作。2020年他们成功研发了第一套全自动化养蚕系统,从饲料加工、养蚕添食,到除沙、上蔟收茧,全部流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同时能初步利用大数据进行智能决策,真正实现高效、低成本养蚕。

“在多方支持下,我们在永川仙龙镇建立起了一座高标准的现代化蚕桑基地。”夏庆友表示,经过两年建设,完成近1000亩的现代化桑园,建立了高密度饲料桑种植模式及数字化桑园管理系统,配套桑叶全程机械化采收、烘干及加工技术体系,实现了桑园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与此同时,高质量的生产设备已经完成安装调试,实现了标准化的饲料生产和智能化的家蚕养殖。养蚕工厂于2023年底建成,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蚕工厂正式投入运行。2024年,工厂年产蚕茧300吨,产值达1500万元,生产实践表明,与传统养蚕的方式相比,效益提升超20倍。

另外,团队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创造了高附加值重组药用蛋白和医用蚕丝生物材料,为蚕丝蛋白在组织医学工程领域应用开辟了新的场景。目前,他们已经成功开发了蚕丝蛋白化妆品、可吸收蚕丝骨钉、蚕丝敷料等系列产品,相关材料在促进伤口愈合、神经和骨修复方面的疗效显著。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夏庆友和他的团队将很快实现用现代生物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这一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