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我国十大蚕区之一,通过坚持三产联动,大力发展蚕桑丝绸产业。目前,这一产业的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50亿元。
在位于合川区太和镇的双宫丝产业园,这家丝绸企业的几条生产线一片忙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将蚕茧加工成双宫丝后销往江浙等地。双宫丝由特殊的工艺制作而成,具有独特的质感和光泽,因产量稀少而深受市场欢迎。
合川区太和镇宣传(统战)委员周正波介绍,双宫丝产业园年产双宫丝约200吨,产值达1亿元,占据全国双宫丝市场份额90%以上。
在大足,集约化规模化桑园面积达2.2万亩,覆盖12个镇街的29个行政村。为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当地创新推出桑叶鱼、桑业鸡、桑叶蛋等模式,并开发出桑叶茶、蚕丝被等产品,拓展市场。
埂生基(重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倪蓓华告诉记者:“跟西南大学合作,在一些特殊品种蚕上面,转入生物医美领域给他们提供原材料,利用蚕茧进行蚕丝蛋白粉等一些生物提取。”
大足区商务委副主任黄景科透露,建成“桑+粮(蔬)”双优产业体系,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1.5万元,村集体年增收10-15万元,提供超5000个就业岗位。
市商务委表示,目前全市共有22个区县的208个乡镇从事蚕桑丝绸产业,桑园面积60万亩左右,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年产丝2000余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50多亿元。
市商务委市场体系建设处处长张卫华说:“紧紧抓住新时期‘东绸西固’工程的契机,积极对接东部地区,推动区域合作优化,全力推动重庆打造百亿级蚕桑丝绸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和消费升级。”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毛林涛 王祥 特约记者 余杰 杨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