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用好政策 > 正文

重庆市首例由政府监督实施的意定监护服务协议诞生

发布日期:2025-02-15 20:04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老龄化背景下,因孤寡等原因缺失监护的老人逐渐增多,怎样让他们老有所养?近日,我市首例由政府监督实施的意定监护服务协议诞生,这也是我市首次探索由政府出面“背书”、通过意定监护为老人余生“兜底”。

“还有五万的存折,这里有五万。”

81岁的廖大爷(化名)家住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已独居多年。由于没有监护人,老人生病住院甚至入住养老院,都存在诸多不便。为应对突发状况,这些年,他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现金和存款单。记者了解到,像廖大爷这样的无监护老人在石坪桥街道,就有400多位。他们步入高龄或因失能、失智导致民事行为能力减弱,正在或即将遭遇就医、照护以及去世后财产处理、殡葬等问题。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横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刘颖介绍,没有监护人给他们签字,他们的养老等就成了一个问题。

为帮助无监护老人走出养老窘境,石坪桥街道探索推出“善·养老”监护困境帮扶项目。具体而言,就是由石坪桥街道办事处作为监督方、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作为监护人,在尊重老人意愿的前提下,与其签署意定监护协议,形成服务和监督的闭环。近日,廖大爷成为这一意定监护服务协议的首位签约人。

“善·养老”监护困境帮扶项目工作人员马奔透露,提供日常照护、医疗照护、财产管理,根据老人遗嘱、遗愿做他身后事宜的意定监护服务,特别是针对老人住院需求、手术需求,这些应急事宜的时候,他们可以作为监护人为老人提供意定监护的签字服务。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晋介绍说:“(街道)承担的是监督人的职责,监督监护人按照协议落实对老年人的照护行为,监督重大开支的审核把关。有退出和终止机制,老年人如果对于服务感到不满意,随时可以终止和退出。”

“他们来当监护人,生病了他们来送我去医院,平时还要照顾我,我觉得要得。” 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横街社区居民廖国峥(化名)说。

签约现场,两名公证员就养老安排、医疗服务、权益维护、遗赠遗嘱等合同内容逐条与老人沟通,确定他的真实意愿。后续,老人将由街道慈善公益服务中心代办手续,入住家附近的养老院,存款也将由中心进行管理,开展资金信托。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王友华表示,老龄化程度逐年上升,意定监护有着巨大应用潜力,未来可以在社区层面加强对意定监护的宣传引导,将意定监护与智慧养老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智加能化的监护服务。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卿一学 林红 特约记者 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