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凡人微光|世界予我“亿分之一”,我回赠“万象人生”

发布日期:2025-02-28 17:23 来源:新重庆-重庆日报

如同千万只蚂蚁啃噬,除了皮肤病,白内障、耳聋、脱发、肌肉无力等问题也“如影随形”。

“我的身体就像机器,哪里都出现了问题,运行起来哐当乱响。人生的这场旅行,还要逆风向前吗?”

▲江北区宏滨路,段冬挑战有氧运动长距离骑行,他说最近自己曾一次骑行50公里。记者 张质 摄

2月26日,江北区宏滨路,嘉陵江边。小伙段冬咬了咬牙关,一路骑行冲进阳光里,任凭春景在眼前更迭。

2月的最后一天为国际罕见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不止罕见”。段冬就是一名罕见病患者,公开可查阅的文献中,全球仅100多人患有与他一样的疾病——中性脂质沉积病伴鱼鳞病。地球上“亿分之一”的他,与疾病“斗”了30年。

人生如逆旅,疾病给段冬埋下无数“刺丛”,他却选择一步步披荆斩棘,给自己和病友创造“万象人生”。

“火棉胶婴儿”死里逃生

“医生,这个婴儿怎么这么奇怪!”30年前,重庆某医院,姚女士初为人母,虚弱的身体尚未恢复,儿子的病讯如一声惊雷,扯紧了她的每一根神经。

更揪心的是,大量皮屑堵塞了儿子皮肤的毛孔,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功能降低,不及时治疗清理,这些细小的皮屑就可能引发感染,成为杀死儿子的“元凶”。医护人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皮屑一一清理出来。防止后续感染,儿子还被送进氧气舱很长一段时间,才转危为安。

▲脂肪沉积伴鱼鳞病让段冬的皮肤布满银屑,且容易开裂。记者 张质 摄

姚女士回忆起医务人员施救后的情形,“他们很为难地告诉我,孩子虽然暂时活下来了,可属于典型的‘火棉胶婴儿’,患的是罕见的遗传性鱼鳞病,如果护理不当,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即便活下来,也无法根治,以后……”听到这话,泪水瞬间灌进姚女士眼里,可没浇灭母爱:“不管是什么病,都给我治!我的孩子不会这么短命,我要他活给所有人看!”

因为鱼鳞病,姚女士的儿子段冬从小就得吃药。坚持治疗外,家里一直保持着特殊的餐前仪式:一家人围坐,等饭菜变凉。“冬冬的口腔脆弱敏感。一口热饭,足以将它灼伤。我们就等饭菜凉一点后,再一起吃。”她的良苦用心,30年不曾改变。

在家人用心打造的“爱的世界”里,段冬渐渐长大。

“亿万分之一”的孤独

但是在家之外,段冬很难正视自己的不同:眼睛外翻,皮肤僵硬火红,全身像裹了层油质薄膜。因为皮肤难以排汗,即便一天多次清洗,还是会产生异味。

“疾病带给我痛苦,还让我羞耻。小时候不敢和其他小朋友玩,长大了不敢去商场,更不敢谈恋爱,害怕别人嫌弃。”段冬说,种种压力之下,自己曾想到过轻生,可走到窗前,他又犹豫了:“我太恐惧死亡了!还是好好活吧!”

他买来很多香水遮盖异味,硬着头皮继续找工作。渝中区石油路一家物业公司接纳了他。靠着踏实肯干,段冬还成为了优秀员工。

工作有起色后,他还抽空自学考试。家里,建造师、安全管理员、电工证等各种证书堆了满满一桌。

▲段冬走出疾病对他的束缚,面向他人展示自己。受访者供图

2020年前后,参加单位体检时,段冬被查出脂肪肝,随后更多不适症状出现。“几乎把重庆的医院跑遍了,但查不出确切原因。”段冬说,这时皮肤问题也加重,一沾热水,就像有千万只蚂蚁在啃噬。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肝病科教授贾蓓向记者证实,段冬来门诊时,存在皮肤病、白内障、耳聋、肌肉无力等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太异常了,年轻小伙怎么会这样?我们查阅文献了解到,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通过基因检测,确诊他为中性脂质沉积病伴鱼鳞病。这是一种比鱼鳞病更为罕见的疾病。当时,这种疾病,在全世界能查询到的仅100多例,中国未见相关报道。”

段冬的基因检测报告也显示,他致病可能性较高的变异基因,在东亚地区无收录记录。

和它“斗一斗”

“一番折腾,我终于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病了!”段冬解释,这个病可理解为缺乏相关的酶,导致无法代谢脂肪,只能堆在身体各处,堆积在肝脏就变成脂肪肝,“这就是无论我怎么控制饮食都改善不了脂肪肝的原因。越清楚它的发病机制、外在表现,我越自洽,渐渐从患病羞耻当中走了出来。经过对症治疗和医生的帮助,我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知道无药根治,也了解病程进展:失明失聪、肌肉萎缩、造血异常、肝功能衰竭……段冬仍让自己忙碌,让每一天都过得充满意义。他辞去物管的工作,学着打理生意,阅读、骑行、徒步,继续考证。过去一年,他去了92个城市,成为“打卡王”。上周,他又通过了一项考试,顺利拿到另一个安全生产领域的证书。

▲2月25日,江北区,段冬在公园里逗小朋友玩。记者 张质 摄

26日,暖阳普照山城,在位于江北区宏滨路的嘉陵江边,记者再次见到段冬时,他去商场买了渔夫帽,搭配一身户外休闲装、登山靴,神采奕奕。可仔细观察,骑行时他还是有些费力。记者担心他身体吃不消,他淡然地说:“隔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咯,不负春光嘛!”

他觉得,人的生命有两种形式:一是身体,二是精神。“熟悉的病友没能熬过某个夏天,未来还能走多久,我不知道。可我能通过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美妙,力争过好每一天,才能气象万千。”他憧憬着。

作为被罕见病选中的“亿分之一”,段冬一直以不同方式在和它“斗一斗”。“我奈何不了它,可是专业的医生有办法,我乐意把自己当作一个被研究的样本展示。”为此,他经常去医院,配合多个科室医生开展研究。

发起互助联盟为病友“铺路”

他希望,在罕见病吞噬掉更多生命之前,能够为病友们“铺一条相对易走的路”。

他加入到罕见病患者的群,聊自己的经历和治疗经验。病友王女士告诉记者,在群里,段冬的症状明明是最严重的,但他却是最能折腾的,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大家:“看看我,没有被疾病绊倒。”他乐观地展示生命的绚丽多彩。

▲段冬参加各种公益科普活动留下的证件。记者 张质 摄

一位母亲因孩子患有鱼鳞病而焦虑迷茫,主动找到段冬。“你看看我,不是活得好好的吗?你的孩子也可以。”他给她看自己全国旅游的照片,简单的一句“看看我”,拨开了母亲眼前的迷雾。

他还发起了中性脂质沉积病互助联盟会,联动医生、医学生们,一起制作科普漫画,并去到各个地方分享,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虽然给不了他们专业的治疗方案,但我可以成为接纳他们情绪的出口。”段冬说,这就是发起的初衷。如今,互助联盟的成员已发展到70多人,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随时为罕见病的病友提供志愿服务。

▲2月27日晚,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段冬现场进行分享。受访者供图

27日晚,段冬来到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进行分享。台下,除了医学生们,还有病友。上台前,他找到病友们,送上精心准备的一束束鲜花。“祝我们都能有最好的状态,像从荆棘里开出的玫瑰,疾病埋下的刺丛越密,花束越多。”他微笑着鼓励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