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3月15日)是第43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我市各地围绕“共筑满意消费”这一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共筑满意消费,首先要让群众放心消费。在涪陵,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城区农贸市场开展计量器具专项检查,严厉打击“缺斤短两”。在九龙坡、荣昌等地,“你点我检”活动走进社区,工作人员对居民送检的水果蔬菜进行了有机磷、杀虫剂等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并讲解相关原理和知识。
九龙坡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科长李铁桢:“我们将常态化开展抽检上门工作,通过进市场、进社区、进校园,增强居民的消费信心。”
消防产品的质量事关群众的生命安全。在万州、忠县、潼南、长寿等地,多部门联合出击,深入辖区经销商开展消防产品质量专项检查。在江北、大渡口、大足等地,消防救援人员还通过实物展示、真假对比、互动体验等方式,提高市民对消防产品的辨识能力。在垫江、开州、武隆、巫溪、奉节等地,相关单位将查获的各类假冒伪劣产品,进行了集中销毁,涉及食品、药品、化妆品、家用电器等领域。
大渡口区消防救援局防火监督人员贾存彬:“(灭火器)除了观察整个瓶身的外观,压力值和瓶身的钢印,还有合格证以外,我们还应该扫描灭火器的二维码,获取厂商的信息。”
大足区消防救援局副局长李发胜:“通过手把手地传授、面对面地叮嘱,为广大市民传递真假产品知识,练就一双双‘火眼金睛’。”
共筑消费权益“防护墙”,各类普法活动也广泛展开。沙坪坝区人民法院将“5G”车载便民法庭开进辖区商业街,结合真实案例,以模拟庭审的方式,为市民讲解消费纠纷发生后的责任判定和维权途径。在永川,法官们走上街头,针对消费领域常见纠纷,为居民和商户答疑解惑。在两江新区,全市首家价格争议专业调解机构正式揭牌,将提供“一站式”价格争议纠纷调解服务。
重庆市价格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刘正华:“将实现市场监管领域消费纠纷一体化协同处理,打造一个集咨询、调解、数据分析及普法宣传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倡导诚信经营、依法维权,涪陵、合川、铜梁等地也积极行动,从城市广场到热门景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2024年,重庆市12315热线和平台共登记处理投诉举报27.5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493.9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