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兜牢民生底线,办好民生实事,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重庆将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作为今年的重点民生实事加以推进。这段时间,各地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解决群众高频急需服务需求,加快“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
步行十五分钟,能享受怎样的生活?在北碚区朝阳街道天津路社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历史可触摸、文艺可参与、运动可酣畅、书香可浸润。
记者来到长3公里的文星湾文化艺术街区,这里曾经是危旧房密集、基础设施老化的“城市褶皱”,但如今通过城市更新,曾经斑驳的危旧房外墙已被色彩明亮的墙绘覆盖,桥下废弃的空间也变身成社区舞台,建筑垃圾堆放点改造为灯光篮球场,让沉寂的老街重获新生。
市民郭文静说:“楼下就有球场球台,小朋友也有儿童乐园,而且桥洞变成舞台后,周末经常有演出,街坊邻里的互动也多了,感觉住在这里还是很幸福。”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朝阳街道坚持“文化赋能”,相继建设了朝阳社区艺术馆、作孚图书馆、街区书屋等多个新型文化空间,同时通过串联辖区内的西南大学、朝阳公园、西部科学院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了一条既有人文历史沉淀,又有烟火气息和时尚元素的文化文创街区。
北碚区朝阳街道工作人员陈琳透露,下一步他们将继续盘活闲置空间,完成天津路社区智慧化综合服务体、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社区食堂、无障碍设施等建设。
北碚区住建委城市提升统筹科科长贾少波表示,持续以城市更新助力“15分钟生活圈”建设,提档升级社区便民服务站、文化广场、健身步道等基础设施,让更多家门口的运动场和文化空间持续落地。
同样是聚焦建设宜居宜业、便捷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圈,永川区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加大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力度。在萱花路602、608号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正对外立面、地下管网、休闲设施等进行施工改造,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危小潘介绍,主要改造内容是外立面翻新,还有道路的铺装以及一个城市口袋公园的改造,配备健身器材、乒乓球台、象棋台等娱乐设施。
“加速消除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永川区住建委城市建设科负责人赵绍军说。
渝北区回兴街道科兰路社区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打造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对小区周边进行环境整治,拆除围墙、修剪树木、新建人行道,解决了部分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
渝北区回兴街道居民陈青春告诉记者:“安全隐患消除了,出行更加方便了,我们非常满意。”
渝北区回兴街道办事处建设管理岗负责人崔燕表示,通过新增市政设施,不断改善和提升环境品质,涵养城市的文明气质,打造城市的健康肌理。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