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学理论 > 身边榜样 > 正文

凡人微光 | 柔弱双肩扛重任 孝老爱亲暖人心

发布日期:2025-04-11 20:59 来源:“文明重庆”微信公众号

何晓琴在照顾哥哥

在涪陵区百胜镇,45岁的何晓琴面对娘家接连遭遇的困境,毫不犹豫挺身而出:“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别无选择,这是我应该做的。”她的故事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人们心中关于亲情与责任的角落,用行动书写着孝老爱亲的动人篇章。

命运重击 毅然守护

2024年,何晓琴的兄长何勇突发重疾被紧急送医。“当时我接到电话,大脑一片空白。”何晓琴回忆。她接到电话顾不上收拾,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在医生办公室专注聆听病情讲解;病房里,她细心地为哥哥擦拭额头的汗水,握着哥哥的手轻声安慰:“哥,别怕,有我在。”

然而,命运再次给了这个家庭沉重一击。就在哥哥病情稍稳之际,何晓琴的母亲况国英因脑溢血后遗症及腿部旧疾,不慎摔倒导致腿部骨折。面对家庭变故,何晓琴做出辞职回家照顾母亲和哥哥的决定。

从此,何晓琴开始了医院和娘家之间的“双城记”:白天在医院照顾哥哥,夜晚赶回娘家为母亲换药擦身。

长住娘家 悉心照料

随着哥哥出院后仍需长期卧床休养,何晓琴毅然决定长住娘家。“家里两个病人都需要全天候照顾,搬回来是最实际的选择。”她简单收拾几件衣物便回了娘家。

“护理病人不能仅靠蛮力,要讲究方法。”何晓琴说,她特意在手机里设置了提醒闹钟,利用碎片时间上网查资料、向护士请教,自学护理专业知识。每隔两小时她就熟练地为家人翻身、按摩,同时轻声细语地陪他们聊天解闷。“讲村里的新鲜事,回忆童年趣事等,看着他们露出笑容的那一刻,再累都值得。”她说。

村民们常说:“何晓琴这个闺女,把孝字刻进了骨子里。”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在平凡生活中传递温暖与正能量。

政策兜底 温暖人心

据百胜镇八卦村党支部书记李永明介绍,目前,何晓琴一家享受着多项民生保障政策。何晓琴的哥哥何勇,每月能领取660元低保金,同时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到户产业补贴。她的母亲况国英每月领取1771元养老保险金。何勇与况国英均签约了家庭医生,能享受医疗救助政策。此外,村社干部与驻社干部会定期进行家访,及时了解并关心他们的家庭状况,为其提供必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