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赛道,当下正加速从“概念热词”向“万亿级产业”跃升。最近,重庆在低空物流应用场景创新上,又有多项新突破。
4月7日上午,在位于万州的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无人机携带医疗物资,从惠恩楼顶楼起飞,以20米/秒的巡航速度平稳飞行,仅用5分钟就抵达了江对岸的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江南分院楼顶,较传统地面运输时间快三倍。在这之前,3月19日,重庆首条常态化无人机急救药品配送通道正式启用。患者所需的药品,从沙坪坝土主,搭乘无人机出发,经由空中走廊,直接送抵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相较于地面交通易受拥堵、路线绕行等因素影响,无人机运输响应快速、灵活、机动,为医疗应急物资、紧急药品等时效敏感物品的转运,提供了更智慧高效的解决方案。
低空物流,不仅能完成医疗物资的高效转运。3月19日,在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海拔1200米的云雾阁,一台运载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在景区内配送物资,通过空中直线飞行,仅用3分钟就穿越了以往需要徒步40分钟的山路,精准地把物资送到了服务区。
武陵山大裂谷景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垂直高差近千米,峡谷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长期以来,景区内物资运输只能依赖人力,现在无人机配送不仅高效便捷,单次运输成本也降低了20%。未来,景区还将探索行李“空中闪送”,无人机送餐等新模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重庆作为一座超大规模城市,是山城江城和工业重镇,应用场景丰富,具备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和良好条件。层峦叠嶂、江河纵横的独特地形,成就了低空经济的天然试验场。除了低空物流,重庆围绕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从小众体验向大众化普及,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3月21日,重庆国家储备林范围内首例无人机吊运废弃木材在忠县成功实施。在国家储备林营林生产过程中,大量因疏伐产生的废弃木料深陷谷底难以运出,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成为森林防火的重大隐患。此次作业的大型载重无人机通过北斗导航系统与智能路径规划,能够实现厘米级定位,在复杂地形中每小时可往返运输8至12次,吊运1吨木材,仅需45分钟。在提升作业精准度、安全性和运输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在奉节,近段时间正是油菜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农业部门全过程依托无人机技术,实现了病虫害的精准高效防控,为夏收作物健康生长保驾护航。
在巫山,无人机从曲尺乡起飞,8分钟就能抵达巫山机场,随后搭乘“邮运通”极速鲜邮航专机,在24小时内送达全国数百个城市;在长寿,坐水上飞机揽长寿湖,成了游客“新宠”;在梁平,动力滑翔伞、热气球等低空飞行项目已常态化运营……从无人机空中血液配送到低空智能测绘,从用电设备智能巡检到无人机灯光秀常态化展演,从低空物流到文化旅游,从公共服务到城市治理,山城的“低空+”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多元。在这个过程中,重庆的低空经济产业规模也在持续增长。重庆首家无人机企业——翼动科技,用4年时间自主研发出了国内最小的工业级无人机。
百分之百国产化研发,已经实现量产,“黑刺”的背后,是重庆首家无人机企业——翼动科技。创立12年来,从反制无人机“电磁盾”,到超视距智能救生圈;从硬件制造到数据大脑,翼动科技的创新成果,已经深度融入重庆超大城市综合治理的实践场景。
2024年12月,“黑刺”下线量产,截至目前,其订单金额已达2000万元。翼动科技的故事,是重庆低空经济加速“腾飞”的缩影。2024年,全市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增加75家,达到147家,同比增长104.2%。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之城”。这一年,重庆新增通航起降点53个,无人机适飞空域开放程度跃居全国第四。在全国首创推出“四季”低空消费业态,制作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建立低空经济企业库、项目库、产品和技术库、基础设施库,加速构建“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支持长安等制造业龙头企业入局构建低空产业生态圈。航天科技集团航天时代低空科技有限公司在渝落户,并在落户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实现了4项关键技术的飞行演示验证。
进入2025年,重庆低空经济如何加速“腾飞”?在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绿色物流智能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勇看来,有四个重点发力方向。一是要结合重庆山地特色开展低空应用场景的先行示范,依托重庆8D地形和长江航道等天然试验场,联合企业开展无人机应急救援、低空立体物流、低空文旅体验等试验工作,验证复杂环境下低空技术可靠性;二是依托空天信息重点专项资金打造低空经济管理服务平台,重点突破低空智能监管、卫星遥感数据应用等核心技术。建设低空数字孪生平台,进而实现空天信息与低空监管体系的深度融合;三是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打造西南地区低空监管创新中心,并联合头部企业制定山地城市低空运行标准,抢占行业话语权,进而为全国提供复杂地形低空领域监管样板;四是聚焦“低空+”场景融合,优化特色产业生态,丰富低空制造产品谱系,完善重庆低空经济产业链布局。
最近,有几个低空经济领域的利好消息。政策层面,从今年开始,重庆设立市级空天信息重点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亿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低空,是一个重点方向。实践层面,重庆首个低空飞行器大型试验基地在永川大安通用机场亮相,国内首个面向低空飞行器研发领域的科研大模型正式发布。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利好不断,我们期待也相信,低空经济,能在巴渝大地上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