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快乐生活 > 巴渝文化 > 正文

大足植物染非遗项目入选第二届“重庆设计100”优秀案例榜单

发布日期:2025-05-20 22:36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5月19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届“重庆设计100”优秀案例榜单正式对外发布。此次榜单中,来自大足植物染非遗项目表现亮眼,入选“十佳产学研合作示范”名单。

微信图片_20250519173922.jpg

大足植物染非遗第五代传承人刘萍正在晾晒染制好的布料。(记者:谭显全 摄)

植物染,作为一种从植物中萃取染液对织物进行着色和印花的传统技艺,由染液制取和手工印染工艺两部分构成。大足植物染非遗第五代传承人、重庆工艺美术师、中国木棉守护者刘萍,为突破植物染发展瓶颈,精心创建了大足植物染项目。该项目拥有300亩种植基地、1500平方米的染绣工坊、800平方米的博物馆以及1个大师工作室。

微信图片_20250519173928.jpg

染制好的布料。(记者:谭显全 摄)

目前,刘萍凭借独特的颜料提取工艺和印染工艺,尤其是雕膜套染和画馈工艺,让大足植物染面料焕发出独特魅力。雕膜套染植物染面料采用植物染料,通过复杂的雕膜与套染工艺,赋予面料丰富独特的色彩与图案;画馈工艺植物染面料则先勾勒精美图案轮廓,再运用特制植物染料,以细腻笔触和层次分明的色彩搭配进行多色套染。在刘萍的引领下,大足植物染已广泛应用于服装服饰、家装家居、古法造纸、化妆彩妆、食品开发、 文创产品 和艺术品创作等多个领域。

微信图片_20250519173946.jpg

大足植物染非遗第五代传承人刘萍正在给学生们演示织布技艺。(记者:谭显全 摄)

如今,大足植物染工坊和博物馆坐落于拾万镇,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农文旅项目。每年,工坊研学规模达2万人次以上。同时,项目在大足职教中心和重庆市科技职教学院开展教学培训,并与 重庆大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 等高校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

微信图片_20250519174001.jpg大足植物染非遗第五代传承人刘萍正在给游客们演示植物染技艺。(记者:谭显全 摄)

近年来,大足植物染收获众多荣誉。2023年,荣获文旅部“中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称号;2021年,获得“川渝乡村女能人”称号;2023年11月,代表重庆市参与上海进博会展,相关情况被《国际商务》报道;2024年,参与《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诗行 长江 》拍摄;2024年,刘萍通过重庆市工艺美术师评审;2024年,染绣民间博物馆被重庆市经信委、外事办和低碳协会授予“重庆市国际设计合作交流中心”大足区工作站;2025年,刘萍被重庆市妇联评为“最美非遗”传统文化推介官,《长虹之春》被评为重庆市优秀民间文化IP;2025年,受邀参加全国“新时代工艺美术作品巡展”和联合国工发组织橙色经济全球大赛;2025年,成功入选“重庆设计100”优秀案例的“十佳设计产品”和“十佳产学研合作示范”。

微信图片_20250519174008.jpg

大足植物染非遗第五代传承人刘萍正在给学生们讲解植物染技艺。(记者:谭显全 摄)

随着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大足植物染项目在2023年参加中国进口博览会后,2024年又陆续参与了《非遗里的中国》重庆篇、《诗行长江》、《诗美成都》薛涛笺、《记住乡愁》等中央电视台和重庆卫视节目拍摄。《国际商报》《新华网》《重庆日报》《党建头条》《学习强国》《重庆巾帼园》等媒体也对项目情况进行了广泛报道。大足植物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实践,在传承非遗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重庆设计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