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用好政策 > 正文

纠错率不到万分之五 重庆“大综合一体化”镇街行政执法改革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25-04-29 14:43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4月2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全面构建“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体系新闻发布会。

image.png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友生回答记者提问。视界网记者 陈卓 摄

“重庆市将‘大综合一体化’镇街行政执法改革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友生介绍,2023年10月,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重庆市1031个镇街推出“四个一”举措,着力解决基层“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等治理难题。

第一个“一”:制定“一张清单”定权责,推动镇街执法向“权责相适”转变。构建“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新模式,首批赋予镇街99项“三高两易”(即: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易发现、易处置)执法事项。改革以来,赋权执法事项使用频次占总量的71.4%,有效解决堵占消防通道、占道经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顽疾”,从根本上改变镇街有责无权治理困境。

第二个“一”:组建“一支队伍”管执法,推动镇街执法向“综合集成”转变。出台相关办法,重构基层执法体系。目前,全市镇街已全部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4700余名区县执法人员下沉镇街,执法人员履职活跃率达92%,实现基层事务基层办理。

第三个“一”:出台“一套规范”提效能,推动镇街执法协调机制向“高效协同”转变。出台重庆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条例、重庆市行业监管与综合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工作规则等,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协同机制,打通镇街与区县部门协作堵点。制定全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配备镇街法制审核人员1206名,镇街执法案件复议被纠错率降至万分之五以下。

第四个“一”:开发“一个应用”谋突破,推动镇街执法向“整体智治”转变。建设全市统一“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办案平台,实现裁量基准智能匹配、执法全程网办,精简普通程序线上环节,平均办案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谋划15个“执法监管一件事”应用场景,减少检查频次20%,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