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我市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一批民生项目,从出行、停车,到关爱残疾儿童,用"绣花功夫"和"暖心举措",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渝北区桃源大道桃源印象人行天桥近日投用,便捷了附近居民出行的同时,人车争流的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渝北区双凤桥街道凤鸣路社区居民:“我们从小区到桃园天地商圈购物要绕行很远,现在可以直接从天桥过去,方便又快捷。”
渝北区住房城乡建委城市建设科副科长杨森:“目前,该项目已正式投用,正进行扶梯的扫尾工作。”
同样是方便市民出行,两江新区首条响应公交——3661线近日投用,这条覆盖礼嘉片区40个公交站点的创新公交线路,能够依据乘客的出行需求,灵活规划行驶路线,实现按需响应、定点接送。
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两江分公司线网规划部部长冯振宇:“点选出发站和目的地之后,就会有选择你是几人乘坐,选择一人两人都可以,然后确认行程,车辆到站后仅停靠30秒。”
市民赵女士:“很高兴很高兴,方便、快捷。”
为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永川区盘活城市闲置空间,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便民停车场,涉及停车位3400多个。
永川区城市管理局停车管理办公室主任邓淋钟:“将利用闲置空间继续对老小区、老医院、老学校以及老商圈建设小微停车场,对周边社区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今年预计我们还要建设500个停车位。”
提升残疾人服务,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万人次,是我市今年确定的15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在垫江县残疾人服务中心,康复教师正在为孩子们一对一开展康复训练。
残疾儿童家长周佳月:“在这里进行康复了差不多4个月,确实看到很大的变化。”
垫江县残疾人服务总社主任李建华:“今年,县残联已对316名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未来,还将持续加强救助工作,为残疾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