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担任重庆市涪陵区罗云镇鱼亭子村1组组长以来,刘忠明把“说到做到、全心为民”当作自己的行动指南,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对村民们的承诺。面对土地闲置困境,他自费考察引进甜象草项目,公开承诺“技术我负责,销路我保障,亏损算我的”,率先建立示范基地,带动村民增收。当市场价格暴跌,他坚持按协议价收购村民草料,自己亏损2万余元。在榨菜收购中,他立下“不压秤、不欠款、市场跌价我兜底”的规矩,即便自家200吨榨菜因市场波动损失4万余元,也优先保障村民利益。九年来,刘忠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宁可亏己不亏民”的信念,成为群众心中的“放心掌柜”。
荒地上的致富“契约”
2016年刘忠明刚担任鱼亭子村1组组长时,他便以“诚信立身、守信为民”为准则,用一诺千金的担当,事事躬亲践诺的行动成为村民心中值得托付的“当家人”。
彼时,鱼亭子村面临青壮年外流、土地闲置的困境。刘忠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自费前往贵州考察,带回了新型青绿饲料甜象草项目。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他公开承诺:“技术我负责,销路我保障,亏损算我的!”这句掷地有声的承诺,给当地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随后,刘忠明率先流转80亩土地建立示范基地。白天,他在田间地头潜心研究种植技术;夜晚,他挨家挨户动员留守劳动力。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30余名村民实现月均增收1200元。
然而,2021年甜象草市场价骤降90元/吨,面对困境,刘忠明没有食言,他按原定协议价收购村民草料。当有人劝他“灵活处理”时,他坚定地说:“承诺了就必须兑现,否则谁还相信我?”最终,刘忠明按协议价收购,自己亏损2万。
为了化解甜象草因市场波动引发的危机,刘忠明创新思路,探索出“以草养猪”模式,建成生态猪养殖场,年出栏绿色生猪200头,打造“种养循环”产业链。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危机,还使甜象草亩产值从800元提升至3500元。村民们感慨地说:“跟着刘组长干,心里踏实!”
榨菜地里的守信“标尺”
2022年,刘忠明在村委会设立临时榨菜收购点,建立“农户优先”销售机制,并立下三条规矩:“不压秤、不欠款、市场跌价我兜底。”每天凌晨4点,他就驾驶着自家货车挨家挨户收菜,承诺“现款现结不过夜”,甚至自己垫付货款。
在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时,刘忠明始终把乡亲们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坚持先销售村民的榨菜,等到自家200吨榨菜上市时,价格已下跌25%,直接损失4万余元。妻子心疼不已,他却说道:“乡亲们的血汗钱,一分都不能少!”
3年来,他帮助400余户村民年均销售榨菜800吨,稳定保障每户村民5000—8000元种植收益,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放心掌柜”。
风雨夜里践诺初心
看到村里撂荒地多,心有不忍的刘忠明又挖空心思做起撂荒地复耕复垦工作。在他的努力下,201亩撂荒地被唤醒,种上了榨菜、烤烟。2022年,复耕地块实现榨菜亩产2.8吨、烤烟亩产值4200元,带动46户脱贫户户均增收6000元。
刘忠明的践诺,不仅体现在经济往来中,更融入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里。村里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始终牵动着他的心。2023年7月的一个暴雨夜,八旬独居老人罗兴珍突发急病,刘忠明二话不说,冒雨背着老人送至镇卫生院。
2025年3月,刘忠明开展南瓜苗种植项目,免费向村民发放约1000株南瓜苗。为了让村民掌握种植技巧,他踏遍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种植指导,通过实地讲解和示范,提升村民的种植水平。村民夏菁感动地说:“他答应的事,从没落空过!”
从“保价收购”守护群众钱袋子,到“风险自担”兑现产业诺言,再到“精准服务”温暖特殊群体,刘忠明用9年如一日的坚守,以诚信为桥,架起了党群连心的纽带;以守信为笔,绘就了产业兴旺的蓝图;以践诺为曲,谱写了民生幸福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