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合川城区街道的薄雾尚未散尽,路灯串着朦胧的光晕照亮着柏油路面。在合川经营茶叶生意的杨伟,骑着那辆崭新的电动三轮车穿过街巷,金属车斗随着路面的颠簸发出清亮的撞击声。在区政府公交站的青绿色茶箱前,他利落地打开车门搬出茶桶,掀开箱盖灌茶的瞬间,温润的红茶汤裹挟着清香喷涌而出。茶箱上白色的“文明爱心茶”字体见证了他为这座城市免费供茶的9个年头。
杨伟将熬好的茶装进桶中
把孝心熬煮成“爱心茶”
杨伟在煮茶室擦拭茶桶时,对记者说起他想做爱心茶的初衷:“以前我父母从农村搬来时,总对着自来水龙头直接喝水。”父母那辈人的喝水习惯深深触动了他,以前在农村干活喝的水比自来水龙头里的还脏,根本没有意识到水质安全。下定决心后,杨伟联系了合川区政府相关部门,得到了放置爱心茶箱的许可支持后,便开始了爱心公益之路。
杨伟(图右)和帮手刘亚林将爱心茶装车
在煮茶室,杨伟每天晚上都要花两个多小时,用这口不锈钢茶桶熬制近200升的茶水,静置降温后,第二天又要早起将茶装桶送出。“煮茶的时候室内的温度很高,光靠这个风扇起不到多大作用。”开火不久,杨伟的后背就已经被汗水浸湿了一大片,这样的“桑拿房”他每天都要待上许久,尽管辛苦,但那份“让每一个口渴的路人能及时喝上茶水解渴”的初心始终未变。

每天清晨,杨伟骑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运送爱心茶
九年公益路上的温暖坚守
“为了送茶水,我已经换了第二辆车了。”在嘉滨路,杨伟展示了之前运送茶水的那辆旧车。车子厢体的绿色油漆已经斑驳,几处被人涂写的字迹记录着最难能可贵的坚持。“有的人说你做这些是不是在作秀,在打广告啊。”杨伟坦言这些年坚持下来很不容易,这些质疑的声音一开始给了自己心理上很大压力。加上后来招的残疾人帮手,因为骑三轮车时常遇到问题,日常性的耗神担忧引来了妻子的抱怨。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一想到次日破晓,总有人守候在茶箱旁喝上一口温热的红茶,为一天的忙碌注入活力;高温天气下干活的环卫大姐因为一口凉茶带来慰籍……这些微小的温暖,让他在每个骄阳轮回的清晨坚持了下来,收获的社会各界好评也让家人渐渐理解了他所坚持的事情。

杨伟将爱心茶倒入茶箱
“爱心茶”的爱心传递
在希尔安大道的茶箱旁,记者见到了杨伟招募来做“爱心茶”的帮手刘亚林。老刘用左手扶着茶桶,右手托住桶底,顺势卸下车来,动作比普通人更轻柔。“我一个朋友跟我讲,希望能给他一个机会,我说绝对可以!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是比较讲究,很爱干净,煮茶室的桶,以及外面的茶箱都擦得干干净净,做事非常细心。”尽管一开始是因为熟人的托请才选择他,但经过多年配合,现在谈及老刘这个人,杨伟内心更多的是敬佩。这个曾被多家工厂拒绝的汉子,如今已能凭借香味判断茶水的火候,通过自己的劳动让更多人喝上免费的“爱心茶”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人生如同茶水一样沉淀出厚重的味道。

杨伟(图左)为市民送上爱心茶解渴
以实际行动来爱家乡
霞光渐隐时分,路人接水轻拍茶桶的咚咚声在街角回荡,像城市脉搏里最温柔的律动。九载酷暑,合川人杨伟用近千个烈日下的坚守,将“在街上设几个点,让更多人免费喝一杯茶”的朴素心愿,熬煮成最醇厚的城市温度。“之前的那辆车跑了八年,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现在换了新车还要接着跑,这个事情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下可以把它延续下去。”用行动坚守初心,以茶香为城市文明增添底色,那些静置的茶箱里不仅盛着解渴的茶水,更凝聚了一个普通人对家乡最深沉的爱。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