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全国助残日前夕,大渡口区残联会议室内举行了一堂特殊的普法教育专题讲座——整个会场格外安静,因为这场讲座全程通过手语进行。无论是台下近50名听众,还是讲课者谭婷,他们都是听障人士。
目前,谭婷是全国聋人群体中唯一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是中国首位聋人律师。自2020年起,她坚持义务为聋人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定期推出普法内容和直播讲解。“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无声的角落里。”谭婷说。
跟命运“死磕”
从失聪女孩到执业律师
谭婷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一个普通家庭,目前在大渡口区天安数码城的重庆华代律师事务所工作。
8岁那年,谭婷患上中耳炎,导致神经性中耳中毒,丧失了听力。在乐山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进入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学习,并于2017年本科毕业……这些年,谭婷究竟有多难,我们很难想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跟命运“死磕”。
从失聪的那一刻起,谭婷就立下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信念如同种子般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她对听障群体有着深刻的理解,总想为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谭婷大学毕业时,一次偶然机会改变了谭婷的人生轨迹——她在新闻报道中了解到“手语律师唐帅”的事迹。深受触动的她立即向唐帅所在的律所投递简历,成了律所的一名助理。
在律所工作期间,谭婷偶尔会接待聋人咨询。面对求助者时,她常因法律知识不足而无法提供有效帮助,这让她深感无力。正是这份迫切想帮助听障群体的心情,促使她下定决心参加“法考”。
“法考”到底有多难?正常应试者的通过率仅在10%左右,聋人参加并通过“法考”更是难上加难。
2017年,谭婷正式开始备考。对着视频讲座字幕反复观看,一边暂停、一边记忆;利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一遍遍重复练习……她每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三年来基本没有假期。
尽管全力以赴,谭婷前两次考试仍以失败告终。“太难了,不想考了。”一起参加考试的伙伴相继选择了放弃。“不能气馁,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次。”谭婷凭借骨子里的倔强咬牙坚持了下来。
天道酬勤。2020年,谭婷成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成为国内首位通过这项考试的聋人。
用双手普法
让法律之光照进无声世界
从助理到手语律师,谭婷用双手架起了法律与听障群体之间的桥梁。“我的使命就是把正义带到无声角落。”这句她常说的话曾遭质疑:“出不了庭,谈何正义?”面对现实——她需借助语音转文字软件才能完成日常交流,老师唐帅的话点醒了她:“出庭只有几十分钟,但普法却是一辈子的工作。普法的意义远大于出庭。你就是星星之火,既可以为听障群体普及法律知识,又可以带动更多人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服务。”
带着这份信念,谭婷的手机常常在深夜亮起。由于大多数听障人士白天需要工作,她的法律咨询服务往往从傍晚持续到深夜。最多时,一天要处理几十个视频咨询。在静默的视频通话中,他们无声地交流着,正义的力量也不断传递着。有时短短十几分钟就能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耐心沟通数小时。
在无数个这样的深夜咨询中,谭婷从未收取过分文报酬。当被问及是否会感到辛苦时,她用手语坚定地表达:“这怎么会是负担呢?每次看到他们的问题得到解决,我都感到无比快乐。”
为更好地普及法律知识,她在短视频平台上定期推出普法视频和直播讲解,并走进社区为听障人士举办普法讲座。现在,她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已有近4000位听障人士,而她实际帮助过的人数更是远超这个数字。
最近,谭婷成功帮助一位被朋友欺骗进行网络借贷的聋人维权。“很多聋人朋友因为不懂法而吃亏。”谭婷举例道,“有求助者甚至不知道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2018年,一位江苏聋人遭遇抢劫却因沟通障碍无法报案,谭婷协助其完成报案材料并成功立案。当事人至今记得这件事,多次表示要来重庆当面致谢。
这些温暖的反馈见证着谭婷工作的价值。她注意到,直播间咨询的问题已从基础的知识进阶到更专业的领域。聋人朋友们寄来的心意和长存的感激,都化作她坚持的动力。“看到他们的法律意识在提升,就是最好的回报。”谭婷的手语坚定有力,在寂静中播撒着法治的种子。
从独行到同行
携手共建无障碍法律服务
2021年1月,西南政法大学2020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正式开班。这个四年制的固定专业,从上千名新生中严格遴选出40名优秀学子进班学习。
当谭婷走进实验班教室时,内心充满喜悦。“这些学生都比我优秀,却愿意学习手语法律服务课程,为聋人群体贡献力量。看到越来越多人加入这个行列,我感到更有力量了。”
“在进入实验班前,我和父母都观看过谭婷老师的视频,深受感动。当我知道她会来给我们上课时,心情很激动。”首届实验班的学生马文睿说。
谭婷在手语教学中不仅传授专业技能,更会分享聋人群体的思维方式与沟通技巧。“要多观察他们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她常这样提醒学生,“有效的沟通需要用心理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让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都给予高度评价。
如今,越来越多的法律从业者和公益机构加入服务听障群体的行列,为听障人士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法律援助服务。谭婷的坚持正在催生更大的改变。
谈及未来,谭婷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如果按照1万个聋人需要1个手语律师的比例,我希望有一天,社会上能涌现出更多手语律师、更多手语检察官、更多手语法官——让每个聋人在需要法律帮助时,都能看到熟悉的手语在传递正义,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