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志愿动态 > 正文

全国文明家庭|冉光强家庭:用爱心和责任传递文明力量

发布日期:2025-07-05 07:25 来源: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冉光强和妻子陪伴老人散步。

在2025年“全国文明家庭”名单中,彭水县民族中学教师冉光强一家榜上有名。这个扎根教育的家庭,以爱岗敬业书写育人担当,用孝老爱亲传承淳厚家风,凭以善为本传递人间温暖,在平凡的岁月里浇筑出不平凡的精神丰碑。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6月18日,在彭水县民族中学操场,冉光强正在给学生上体育课。工作中的他非常严肃,对学生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从我坚定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开始,我就决定要为家乡作贡献,用自己的特长去改变家乡孩子的命运。”冉光强介绍,坚守教育一线,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都离不开他有一个良好的家风。

冉光强出生于农村一个普通家庭,父亲冉茂余以前是铁道兵,母亲是淳朴的家庭妇女,家庭朴实温馨,从小他深受父母教育的影响,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塑造了独立自主、积极乐观、勤奋踏实的性格特质。

冉茂余说:“我是一个老兵,我就要求孩子们在生活作风上、工作上必须像部队一样拥有铁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冉光强从事教育工作16年,先后在汉葭镇中学、彭水中学、民族中学历经多个岗位锻炼,始终勤勤恳恳、默默奉献,积极投身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2015年,冉光强“临危受命”担任彭水中学足球教练,通过不断学习进取、不懈努力奋斗,创造许多“奇迹”,培养职业运动员1人、国家一级运动员14人、国家二级运动员86人,开创了彭水通过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考试的先河,实现了彭水参加全国体育单招“零的突破”。

“我和妻子都是教师,每天早出晚归,有时候为了工作疏忽了孩子,觉得非常愧疚。”冉光强说,“但是每当想到学校的孩子也需要我们,看到他们一个个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孝老爱亲 和睦邻里

走进冉光强家里,只见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天喝茶,92岁的外婆正笑呵呵地品尝外孙女喂的水果。在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里,“孝”字刻在每个人心上。

冉光强虽然工作繁忙,但仍然时刻心系家庭,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冉光强与妻子张欧结婚14年,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量,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无论是光强还是女儿,时时刻刻都将我们的生活起居放在心上,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我们。”冉光强岳父张洪塔说,因为自己身体不适,女儿女婿就在包里给他准备常吃的药物和水杯,方便平时外出。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冉光强夫妻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孝顺老人的传统美德。孩子们时常搀扶着外祖母下楼遛弯,陪伴她聊天解闷,用他们稚嫩的小手传递着对长辈的关爱和尊重。

张欧说:“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吃饭的时候先让老人入座,先给老人夹菜,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先问候老人,这些细节让我们感到很欣慰,也让我们对家风的传承充满了信心。”

冉光强一家不仅家庭和美,与邻里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和睦,总是真诚友善对待每一位邻居,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能感受到他们一家人所带来的温暖。

“每当小区里有集体活动或需要帮助时,他们一家总是积极主动站出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为构建和谐美好小区贡献智慧和力量。”邻居王女士说。

以善为本 谦逊立身

除了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冉光强一家也非常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

冉光强的岳父张洪塔也是一名退休教师,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重庆市彭水教育基金会的活动,发动学子成立彭水中学校友子基金,如今也还在资助困难学生。

“我的岳父是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他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冉光强说,“看到他每次资助学生,带我一起去困难学生家里家访,我就在想我又能给他们做点什么。”

冉光强在担任班主任时,发现班上有家庭困难的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决定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些孩子带去希望。

每个月,冉光强都会从自己并不宽裕的收入中挤出300元钱,资助给班级里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学生考上大学,无力负担学费,他又积极寻找资助人,助力学生圆梦大学,真正用心用情用爱呵护每一位学生。

冉光强一家生动诠释了“家作为爱的港湾”的丰富内涵,生动绘就了“家和万事兴”的幸福图景,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身边人们的一致赞美。

“这份荣誉属于所有默默耕耘的家庭。”看着手中的奖牌,冉光强的话语朴素有力。绿茵场上奔跑的学生,屋檐下四代同堂的笑语,生活中传递温暖的双手——冉光强家庭用行动证明:文明不是高悬的标语,而是敬业者的坚守、孝亲者的反哺、行善者的微光。当万千这样的微光汇聚,便是这个时代最磅礴的精神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