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沙坪坝区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面向少年儿童,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聚焦红色基因传承、绿色环保实践、蓝色安全防护,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知识、涵养品格、锻炼能力。
红岩精神铸魂:在传承中汲取向上力量

7月16日,童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青少年开展“行走红岩”研学活动
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将红岩精神融入暑期实践。童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设“光彩红岩”戏剧体验课,选拔20名小演员排演儿童剧《江姐在狱中》;组织40余名青少年走进红岩景区,沉浸式体验《红岩红》剧场,踏寻革命足迹;推动川美“红岩魂·金石颂”美育思政课进社区,组织公益集市、知识问答、童趣爱心跳蚤市场等8场“文明换享家”主题活动,吸引90组家庭参加,实现旧物交换160余件、旧书换享200余本,发放精美文具200余套。

7月30日,土主街道土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带领少年儿童为环卫工人送“清凉”
土主街道土主社区号召20组亲子家庭化身“红色小先锋”,在党员志愿者带领下为环卫工人送去亲手熬制的绿豆解暑汤。一句“环卫阿姨辛苦了!”传递小朋友对一线工作人员的理解与尊重,通过捡烟头、擦拭公共健身器材等,让“劳动光荣”的种子扎根童心,践行“共建共享”社区治理格局。
绿色创意启智:在旧改手工中播种环保理念

7月中旬,联芳街道学堂堡社区联合优乐学堂组织少儿用陶泥创意让废旧塑料瓶变花瓶
手工活动融入科学知识普及和环保理念学习,让假期既有趣味又有意义。联芳街道学堂堡社区联合优乐学堂,组织30余名青少年利用回收塑料瓶、纸筒等旧物,结合陶泥材料,用雕刻、镂空技巧制作雕塑花瓶,让旧物回春实现再利用价值。活动不仅调动孩子们的创造力,还锻炼动手能力和专注力,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环保理念。

7月30日,土主街道土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少儿开展环保旧物手工活动
山洞街道山洞社区聚焦科普环保,邀请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为30余名儿童带来“童心探电 信启未来”科普课堂。通过“静电魔法”“水果电池”“手摇发电机”等趣味实验,介绍电子知识,让孩子们在“玩”中感受科技魅力,打造家门口的“科普课堂”。
蓝色平安护航:在实践中筑牢生命防线
安全保障是暑期成长的重要一题,沙坪坝区各实践所(站)着力提升未成年人及家长的防溺水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沙坪坝街道劳动路社区开展“珍爱生命·预防溺水”活动,志愿者详细讲解溺水高发地点、原因、危害及防溺水“六不准”原则,普及急救方法,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7月中旬,联芳街道联芳桥社区组织专业救生员为少儿上了一堂生动防溺水实践课
联芳街道联芳桥社区组织30余名小学生开展“安全游泳·快乐一夏”防溺水实践。通过趣味问答和案例分析强调“不私自下水”等安全理念。在社区泳池,专业救生员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竹竿、救生圈进行施救,并模拟溺水场景演练,现场示范心肺复苏术与人工呼吸急救法。
童家桥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民警开展防溺水、防盗、防骗等安全教育活动10场次;组织青少年走进街道应急科普馆,沉浸式体验虚拟灭火、安全骑行、VR逃生等互动项目;通过角色扮演、互动问答讲解校园欺凌预防知识,将“蓝色平安”理念深植童心。
沙坪坝区这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暑期文明实践活动,将思想引领、实践锻炼与趣味学习紧密结合,为少年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