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志愿动态 > 正文

忠县: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深化网络文明建设

发布日期:2025-10-13 17:51 来源:忠县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忠县一方面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为抓手,铁腕治理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创新推行网上民生实事“七办”机制,让网络成为连接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走出一条具有忠县特色的文明上网与网络惠民相结合的新路径。

重拳“清朗”
筑牢网络空间安全防线
“看见群里转发的‘女童溺亡’消息,感到很痛心,后来看到县委网信办的辟谣通报,才知道是假的,网络信息真是要仔细甄别。”市民李女士回忆起不久前的一则谣言,仍心有余悸。
今年7月,一则“重庆忠县近日发生一起女童溺亡事件”的谣言在部分网民中传播,引发关注。县委网信办迅速核实,确认该事件发生地并非忠县,所传信息属谣言,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辟谣信息《忠县近日发生一起女童溺亡事件不属实》,同时将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编造传播谣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县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态度明确,“我们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压缩谣言生存空间,让网民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是忠县维护网络空间的利剑。今年以来,忠县依法约谈自媒体账号负责人12人次,处理各类有害信息300余条,加大网络辟谣和谣言打击力度,及时发布原创辟谣信息9条,转发推送其他各类辟谣信息200余条,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产生与传播。
共建共享
网络文明深入人心
9月15日至21日,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忠县组织开展了2025年忠县网络安全宣传周有奖答题活动。
“网络安全宣传送到家门口,小册子讲得明白,还有志愿者讲解,我们老年人也知道怎么防诈骗,怎么识别谣言。”参加完社区网络安全宣传活动的王大爷扬了扬手中的宣传册说。
据统计,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忠县共发放网络安全宣传小册子5万余份,海报6000余张,悬挂宣传标语150余幅,组织开展网络安全进商圈、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等“八进”宣传活动90余场,线下活动覆盖29个乡镇(街道)、30余万人,组织网络安全知识技能竞赛活动近20场,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升市民网络安全意识。
创新“七办”
民生诉求落地有声
9月19日,一网友在“忠义之州”APP上反映忠县打靶场公租房一栋门口的人行道上,长期停放大量私家车,行人通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建议相关部门在此处加装护栏,从根本上阻止私家车驶上人行道,保障行人出行安全。
接到群众诉求后,忠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迅速响应,立即进行现场踏勘,发现该路段确实存在车辆停靠人行道的情况。考虑到人行道较窄,人行护栏挤占行人空间,忠县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决定选择更加经济实用的大理石桩安装方案,并于9月25日下午完成施工,消除了人行道安全隐患。
从问题发现到解决,仅用时不到1周。这是忠县创新推行网上民生实事“七办”机制后,按照巡网找事办、网下审核办、回应限时办、规范反馈办、赋色管理办、质效评议办、通报激励办,各单位运用网络走深走实网上群众路线,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典型案例。
“七办”机制运行以来,忠县累计办理网民反映的小区绿化不够、电梯停运、自来水浑浊等民生实事3000余件。各部门单位涉网事项办结时限大幅缩减,民生诉求问题1日内办结率达到85.7%,3日内办结率达到99.5%,办结率和综合满意度均大幅提升,收到网民感谢信210件,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忠县这座文明城市的魅力进一步彰显。
未来,忠县将继续深化网络文明建设,完善工作机制,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常态化、长效化,让互联网更好服务于民、造福于民,为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忠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