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牢记总书记嘱托,我市聚焦城市治理最现实、最紧迫、最急需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持续发力,将人民城市理念落地为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的系统实践,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服务水平。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作为我市29个传统风貌街区之一,马鞍山传统风貌区与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相邻,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风貌。但随着时间迁移,风貌区此前出现了房屋年久失修、配套设施落后、环境脏乱等诸多问题。经过多年持续改造修缮,如今这里已重现“青砖黛瓦、绿树红墙”的景致。
一位河北游客说:“既有现代的感觉,又能和古香古韵结合,感觉很有重庆地方特色。”
渝中区长翔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安全部经理唐杰透露,项目改造将于今年6月全面完工。未来,这里将与三峡博物馆、人民大礼堂一道,形成“三点一环”的旅游动线,打造重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人文会客厅。
同样受益的,还有周边约1.5万居民。在整个大礼堂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涉及老旧小区改造、公共设施补齐等,推动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颜值同步提升。
一位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华福巷居民告诉记者:“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现在改造了,我感觉很满意。”
市住房城乡建委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处副处长胡文琦介绍,到年底,全市开工老旧小区改造1227个,集中呈现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示范段。
城市治理,既要下足绣花功夫,也要强化数字赋能。依托三级治理中心,我市已构建起“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的城市治理闭环体系。在重庆高新区曾家镇,当地构建“空地协同”无人机巡检体系,通过每日6-8架次空中巡航破解地质灾害预警、违法建设监管、应急事件处置三大治理难题。前不久的一次日常巡查中,无人机就发现一处河道疑似被漂浮物堵塞,第一时间发出预警。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曾家镇龙台社区网格员王静说:“发现是因为落叶、水草堆积造成的堵塞,我们立即进行处置,全程用时不到40分钟。”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曾家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分管负责人杨仁娟介绍,现在应急隐患发现时间从传统人工巡查至少2小时缩减到15分钟,工地违规行为发现率提升400%。
而在全市范围,我市已制定《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2025年行动方案》,今年,将以“大综合一体化”治理为牵引,以三级治理中心为支撑,以中心城区为主阵地,重点实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城市品质提升、交通缓堵促畅攻坚、智慧高效治理突破等“八大行动”。
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昌良表示,构建超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 ,探索走出一条党建统领、产城融合、一体协同、安全韧性、宜居宜业、文明风尚、共建共治的现代化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