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疾病诊断,要靠经验,靠病理科医生在显微镜下一张张地看片子,而在人工智能时代,“经验看病”将向“智能算病”迭代。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金凤实验室,一个智慧病理中心正在加快建设。
金凤智慧病理中心,将联合病理、影像、人工智能等专家资源,推动病理诊断方式向科学计算转变,让看病更快、更准。其中首要一步,就是建设数据底座。近日,在智慧病理发展论坛上,金凤实验室发起了全国首个“千万级泛病种标准化病理数据库计划”。该计划联合市内外20家医疗机构,将建成全国标准化程度最高、数据规模最大和覆盖病种最全的病理样本和数据资源枢纽。
金凤实验室副主任徐辉说:“为我们的科研、人工智能诊断产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从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在三家医院进行了试运行,希望两年内能够达到千万级的全切片扫描的这么一个数量。”
在建设数据库的同时,病理智能标算平台建设也同步启动。这个平台将把采集到的病理数据整合起来,进行标注、提供大模型的验证等等,帮助缩短AI病理模型开发周期。未来,金凤智慧病理中心不仅能确立疾病诊断,还能决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