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4 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一个历史性突破悄然发生:中国共产党首次派出正式代表,亮相国际政治舞台! 今天的主持人看新重庆工作室特别策划《见证伟大抗战精神》,我们从一只旧公文包开始,重走这场“破局”之旅。
这只看似普通的公文包,是中国共产党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见证!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作为解放区代表的董必武,带着它,从延安出发,经重庆中转,花了十天时间飞抵美国旧金山。
1945年2月,反法西斯胜利曙光初现,由美、英、苏三国主导的《雅尔塔公告》宣布:4月25日在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作为主要战胜国,中国代表团的人员组成,成为焦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那时已拥有19个根据地、近1亿人民、132万军队,是抗战的中流砥柱。然而,当时国民党政府妄图独占代表权。
“中国共产党是坚决斗争的!在延安,毛主席明确指出:中共要求派代表要参加制定《联合国宪章》的‘旧金山会议’,在国统区,周恩来同志带领南方局多方奔走施压。”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丁英顺介绍:“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直接致电蒋介石,指出联合国制宪会议,中国代表团包括共产党或其他政党、团体的代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这个就明确支持中共派代表参加了。 最终,在3月26日,‘十人名单’公布,董必武作为中共的唯一代表入选!这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开幕。50国282名代表齐聚旧金山歌剧院,董必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的代表,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进入会场。
“开幕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很多的外国记者对这位首次公开亮相的中共代表是充满了好奇,因为当时国际社会对中共的了解,主要是来自于国民党的片面宣传,甚至是污名化。所以当时在现场,甚至有外国记者直接提出说,请中共代表站起来看看。面对这样可能的误解,董老从容起身,微笑面对,他的睿智和儒雅,给现场的外国记者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丁英顺说。
当时,随着公文包一起抵达旧金山的,还有这本名为《中国解放区实录》的英文小册子!三万字,凝练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决心和成绩。
“这本小册子的内容是翔实有力的! 它主要采用了《解放日报》《新华日报》和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的讲话等资料,用翔实的数据,系统介绍了中共在敌后坚持抗战的辉煌战绩,以及抗日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当时整整印了5000册。在会议期间,董老把这本小册子分发给各国代表、外国记者和各界友好人士。”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博副研究馆员丁英顺感叹道:“这有力地告诉世界: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英勇抗战、建设家园的坚实力量!”
按照党中央指示,会后董必武在美国又停留了近7个月,展开了密集的民间外交活动:接受媒体采访,广泛走访华侨社团、学校,介绍国内抗战实情和中共方针;接触留美学生,鼓励他们学成报国;看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这些活动,大大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和中共治理成就的了解。
1945年6月26日,历史性的一刻到来。五十国代表签署《联合国宪章》。按国名英文首字母顺序,中国成为第一个签字国。董必武代表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区人民,庄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见证了中共参与创建联合国、为战后和平贡献力量。五个月后,联合国正式成立!
这只公文包和它所见证的这段历史,蕴含着中国共产党发展自己、兼济天下、造福世界的情怀。今天,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始终在国际事务中彰显大国担当,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陈霆 李小白 丁君军 章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