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凝心聚力巴渝行】江北: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 助力打造宜居之城

发布日期:2025-09-13 20:13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聚焦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做出系列部署。连日来,全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见效贡献智慧力量。9月13日起,《重庆新闻联播》推出系列报道《凝心聚力巴渝行》,全方位展现委员们的履职成效。首先来看江北区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助力宜居之城打造。

在五里店街道红土地社区,这个由边坡空地改造而来的停车场近日投用。新增的278个车位大大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难题,停车场一角,还结合居民需求开辟了一个周末集市交易区。

江北区五里店街道红土地社区居民张开全:“路边停车也没有了,全部都规范到里面来,这是最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好处,停车场修好后,有一个红土地集市在里面,老街那边也治理好了。”

这样的变化,源自委员工作室的履职实践。政协委员们以“实地走访+群众座谈+数据梳理”模式开展调研,在收集群众诉求的基础上,与城管、社区、土地产权方等进行专题协商,推动问题解决。

江北区政协委员、重庆长安同顺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可:“另外一些意见,一时不能解决的,我们就形成相关的提案,报送区政协,通过政协的力量来把这些问题和意见推动。”

打造宜居之城,既要关注“硬设施”,也要提升“软环境”。在观音桥街道,由委员工作室探索推出的特色夜校,目前已推广到22个社区,涵盖青年夜校、创业夜校、法治夜校、民族团结夜校等多种类型,可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

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渝北社区居民付红玲:“课程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就是家政收纳整理,学习到一些技能,包括化妆这样的,丰富了自己下班后的生活。”

市政协委员、重庆北仓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传波:“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文化载体、通过这样一个社区治理,通过单元小细胞一个一个地组成起来,让我们这个城市更美好。”

据了解,今年以来,江北区政协围绕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已组织16次调研,汇集意见建议90余条,形成社情民意信息29篇,提交相关提案100余件。

江北区政协提案委主任毛文志:“以‘四办’的形式,区领导督办、部门承办、政协常委跟办、政协专委会要催办,保证了每一个提案都能有人在跟,这样形成完整的闭环,不断提升我们的质量。”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开文 胡嘉南 特约记者 罗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