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9月15日举行的第四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以来,我市公安部门聚焦平安重庆、法治重庆建设,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全面下降,市民安全感保持98%以上。
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通过城市精准治理,筑牢公共安全屏障。比如在全市43个重点区域、80个大商圈人员聚集区、180个夜经济活跃区针对性部署快速反应警力,同时针对大型活动、校园安全分别使用AI大模型、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守护人民安全。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罗勇:“在中心城区建立4500余个最小应急单元,组建“红岩义警”等群防力量,有效提高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
市公安局副局长夏斌:“目前已经在全市中小学建立了1.2万个‘最小应急单元’,这样学校和我们警方就能快速联动。”
“十四五”期间,我市公安机关打击违法犯罪成效显著。全市刑事、治安警情从2020年的9.8万起、31.5万起分别降至2024年的4.1万起、23.7万起。其中,2024年刑事案件总量较2020年下降61.6%,创历史最好成绩,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损失金额连续4年下降。
市公安局副局长龙庆:“五年来累计为群众挽回损失17.8亿元,在‘警快办’上线‘资金返还一件事’应用,涉诈资金平均返还周期从66天缩短至35天。”
五年来,全市公安的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比如,出台30项措施服务保障现代化新重庆高质量发展;打造重庆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警快办’,实现办证办事‘一站通’;打造826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实现户政、交管、出入境等180余项服务 ‘一窗通办’。
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新闻发言人程效:“目前,‘警快办’注册用户超过了2600万,累计访问量将近12亿人次,日均服务60万人次,服务能力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市公安局副局长王雪峰:“我们先后在全市建成41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所有办案活动都在专门场地和全程录音录像下进行,讯问笔录实时上传,案件审批线上流转,有效杜绝了人为干预和不规范操作。”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郝岱亚 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