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中外嘉宾实地感受重庆长江文化魅力 为长江文明论坛画上圆满句号

发布日期:2025-09-20 20:04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又因互鉴而丰富。作为长江文明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18日,长江文化探访交流活动启动。在两天时间里,中外嘉宾、媒体记者们乘坐“长江奇迹”游轮沿江而下,前往我市涪陵、巫山、奉节等区县,实地探访重庆在推动长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创新举措和实践成果,全方位感受重庆长江文化的多元魅力与时代活力。

9月18日上午,嘉宾们率先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一站——位于涪陵区的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沉浸式解码这座“水下碑林”承载的长江文明密码。从水下视角看白鹤梁题刻上“石鱼出水兆丰年”的古老智慧,感受古人与长江共生的历史脉络,新奇的体验让嘉宾们啧啧称奇。

巴西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杜瓦尔 · 巴罗斯:“这种古老、现代乃至未来感的交融,真的会让人眼前一亮,你会不停琢磨这怎么可能实现呢?但它确实就这么做到了。”

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学、古典学和埃及学学院教授马格努斯 · 维德尔:“单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文物就很出彩,它们清楚地展现出河流对古代文明而言是多么核心的存在,这确实是一次特别了不起的体验。”

在随后的行程中,嘉宾们还打卡了巫山神女峰、游览了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壮丽的峡谷风光,璀璨的诗词文化,给嘉宾们留下深刻印象。

巴基斯坦嘉宾马欣 · 哈米德:“每一秒都宛如一幅风景, 真的太美了!”

埃及本哈大学教授萨维 · 萨维 · 艾哈迈德:“这里既有自然风光,也有人文的内涵,非常让人惊艳。”

除了实地探访,活动期间还举行了长江文化探访活动主题分享、中外专家交流对话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围绕大河文明传承、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创新等议题,中外嘉宾深度交流,为推动世界江河文明互学共鉴贡献智慧。

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原局长、“学习强国”总编辑刘汉俊:“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是文化的富矿、文化的宝藏,他的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文化意义 、科学价值深厚而广博,体现了水善文化。”

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严兵:“在文明上 ,通过长江文明论坛,实现了交流、实现了交融。”

巴西驻成都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卡拉 · 切洛蒂:“这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活动。在这里,我们能听到来自多个国家的不同声音,尤其是参会人员的构成十分多元,让我收获颇丰。”

本次活动为2025长江文明论坛画上圆满句号。论坛已然结束,但余温还在蔓延。这场以“跨越江海 文明互鉴”为名的邀约,因长江文脉的千年厚重而有了深度,因人类的共同向往而有了广度。

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李菲:“重庆的做法特别新,亮点亮得起来,高度高得起来,我觉得这是重庆在国际会议高端论坛上很大的一个模式创新。”

意大利《晚邮报》驻华代表于薇薇:“形式也是非常别开生面的,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了解到了,重庆在长江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以及取得的重大成绩,让世界看到了重庆。”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杨汶霖 秦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