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这场以“匠心铸梦,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盛会,不仅是对百年历程的致敬,更是对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一次集中检阅。记者同时从会上获悉,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名单已于近日正式公布,重庆共有七人入选。从这些大国工匠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怎样的时代变化?来看《新闻第1线》的观察。
9月23日的开幕式上,265名大国工匠悉数到场。他们很早就到了现场,戴着绶带与舞台合影,工匠们手掌上的老茧与创新成果相映成辉。
“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当国家需要时,你能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地说,‘这个问题我能拿下!’我想这应该是新时代大国工匠存在的意义!”
265名大国工匠中,有七位来自重庆。一个鲜明的趋势跃然眼前:既懂前沿技术又扎根一线的"数字工匠"、"智能工匠",已经成为重庆产业创新大军的中坚力量。
大国工匠、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渝北工厂设备工程处机电维修工、电气工程高级工程师刘源:“应该说,我们产业工人对我们智能制造升级发挥了我们自己的工匠力量。”
大国工匠 、国网重庆电科院首席信息安全督查专家韩世海:“我们要紧跟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去攻克一些技术难题和国家的一些燃眉之急。”
大国工匠 、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副经理杨波:“我会在人机协同这一块,把我的经验与智能化的结合,把它做得更好一些。”
大国工匠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李渡综合制剂车间制丸工段工段长蔡苏:“中药产业加入智能化发展以后怎么去应用,这就是我们工匠现在的主要任务。”
大国工匠 、重庆红宇精密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一工厂钳磨组组长夏元友:“更多的是要服务于社会,来培养带动更多的技能人才。”
这些重庆的大国工匠,其实也是观察这座城市产业变革的一扇扇窗口。随着大会拉开帷幕,一系列深入的交流活动将密集展开。它正在山城播下“大国工匠精神”的种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