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2%

发布日期:2025-09-24 20:16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十四五”期间,重庆知识产权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全面落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等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在9月24日下午举行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市知识产权局负责人介绍了相关情况。

“十四五”期间,我市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在全国地方立法中,我市率先推出“公证悬赏取证制度”;2024年获批建设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已累计为381家创新主体开展专利预审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从16个月压缩至6个月以内。

市知识产权局局长何大伟介绍,2025年,法规体系再升级,建立了专利、商标、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的通用规则,划清侵权红线。

五年来,我市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9.8%提升到12.2%;获中国专利奖69项;数字科技、生物医药等2个市级运营中心推进建设,收储可运营专利5万余件,全市地理标志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总量达到371件。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范俊安告诉记者,有计划地立项支持了119个高价值专利的培育项目,累计支持项目资金4650万元,这些项目的专利转化实施率达到97%以上。

此外,我市还着力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全链条,助力科技创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实现主要业务“一窗通办”,全市有6个区县设立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商标注册服务从“唯一窗口办”转变为“区域就近办”;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分别较“十三五”期间增长1.5倍和1倍,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何培育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