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重庆探索推广“三方共耕”模式

发布日期:2025-10-03 20:06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我市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无地租“三方共耕”生产合作模式,取得成效。通过试点示范,该模式有望在全市推广。

秋收时节,铜梁区太平镇太平村的金黄稻田里,农机手正驾驶收割机来回作业。今年,村里有180亩地采用了无地租“三方共耕”模式,预计总产量超90吨。收割后,水稻销售总收入将按照比例进行分配。

铜梁区太平镇太平村村民张正东:“有三亩多地,按照四百块钱一亩地来实产计算的,我们大概有一千五六百块钱。”

据了解,以往青壮年外出务工,家中土地面临闲置,农户往往会选择收取租金的方式,将土地流转出去,但这样收益不高,业主的经营风险也较大。无地租“三方共耕”则是在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基础上,农户自愿与村集体签订代耕、代种协议,将土地“零地租”整合起来,村集体再托管给供销社耕种。种粮直补由农户享受,相关农业补贴作为风险基金存于村集体。收获后,三方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收益、共担风险。

铜梁区太平镇太平村十五组组长夏明术:“村集体也增加了收入,老百姓也增加了收入,对三方都有好处。”

具体来说,整个生产过程,供销社负责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相当于是一个“田保姆”;村集体则负责发动农民、归集土地、组织劳动等,发挥居间服务作用;农户可以全程托管,也可以加入劳动取得务工收入。在去年,铜梁区的试点村集体收入平均新增约1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千元左右。接下来,我市将依托乡镇农合联,通过试点示范的方式,逐步在全市范围推广这一模式。

市供销合作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罗永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同时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围绕高标准农田改造后续管护、撂荒地复垦,大力推广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切实解决好单家独户干不了、干不好的事。”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莫亚 杨雪仪 特约记者 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