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重庆制造业跨越新关口、培植新优势的关键之年。为提升制造业综合能级与实力,各地政企携手,多措并举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不久前,位于万州的湘渝盐化公司传来好消息,企业投资2300万元的提氩项目已进入调试阶段,预计本月就将竣工投产。这个项目每小时可从空分尾气中提取1.5吨左右的高纯液氩产品,每年新增利润600多万元。
重庆湘渝盐化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苏静:“用于医疗、电子产品、船运和制造行业,整个提取过程和精馏过程是纯物理方式,没有任何污染。”
同样是制造业绿色转型,万州经开区这家生产智能开关、面板的企业也在政府支持下,刚刚完成了数字化升级改造。
重庆市同盛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怒海:“产量是12000台每班提升到16000台,不良率由原来的3%下降到1.5%。”
万州区经济信息委绿色发展指导科科长谭雨秋:“围绕‘智能+’‘绿色+’方向,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实施一批技改扩能项目,不断提升发展‘含金量、含智量、含绿量’。”
在梁平高新区, 渝工科技公司通过持续创新, 已手握 58项专利、3个注册商标。最近,这家制造企业 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台公路打桩取芯一体机已正式落地。
重庆渝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波:“未来一到两年的目标的话,会增加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10到20个之间。”
企业的创新热情,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回应。在 铜梁高新区,受益于 电动车以旧换新补贴, 爱玛西南制造基地的销售量持续增长,二期项目新建的11条总装生产线上,每隔30秒就有一台新车下线。
重庆爱玛科技车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现波告诉记者,下半年将新增4条生产线,总布局生产线将达到15条,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到180万台。
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重点项目科科长江尚霖表示,全力做好企业服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找资源、找资金、找政策、找订单,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创新产品、扩规扩产,打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卓越营商环境。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