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我市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各地持续打造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激发节日市场活力。
在两江新区,产业园里的屋顶网球场成为国庆假期热门场所,众多市民前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目前,越来越多城市“第五立面”正以多元创意形态走进重庆市民生活,成为盘活存量空间、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度的新载体。
市民张女士:“风景非常好,视野很好,确实私密性比较好。”
两江热浪体育负责人袁梓益:“从今天到国庆节过后,我们的预约时间段几乎已经全部排满,整个国庆节的运动氛围还是非常浓烈。”
为进一步提升入境消费便利性,渝中区在以往中文版的基础上,编制了全新的多语种《离境退税指南》和《国际旅客臻选消费指南》,全区89家离境退税商店实现全业态覆盖,40家支持“即买即退”。同时,还招募150余名高校学生志愿者,假期在重点区域开展多语种文旅志愿服务,方便外籍游客来渝旅游。
伊朗游客Faraz:“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买东西,我得到了退税。我认为这本指南对每个人都会有帮助,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这本指南,并且轻松地获得退税。”
在万州,文艺“村超”热闹上演,在这个百姓大舞台上,市民用质朴的歌声与舞蹈,和游客共品文旅惠民的幸福滋味。走进影院看电影,也是这个国庆假期不少市民的选择,今年国庆档,13部涵盖战争、科幻、喜剧、动画等多种题材的影片集中上映,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涪陵澳洲国际影城负责人张宇:“在购票、检票、观影引导等环节做好服务,确保观众能拥有良好的观影体验。”
市民胡涛:“通过观看电影,增加了小孩的兴趣爱好,也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