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从特色种植到轮作增效 巴渝大地金秋丰收添动能

发布日期:2025-10-11 19:47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金秋时节,巴渝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通过作物品种选育,耕作模式改良,农业机械推广等举措,我市农业生产克服自然条件制约,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与效益提升的发展之路。

在渝东北的秦巴山区腹地,巫溪县通城镇青梅村果农李开学的果园,今年喜获丰收。针对耕地石漠化,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产业,选择李子、柑橘、冬桃等优良品种,在荒山上种出了“致富果”。

巫溪县通城镇青梅村果农李开学说:“我种了5亩地的李子。今年青脆李这一项,我就卖了2.5万元。现在还有红李子,至少还要卖4000元。”

目前,巫溪县30多万亩石漠化土地均种上了经果林,年产值超过6亿元。同样是秦巴山区的开州,在海拔1500米以上区域,依托高山阴湿的自然环境,发展林下仿野生种植,实现黄连亩产提升30%。在黄连核心区关面乡,种植面积达1.3万亩,年产值超4000万元。

开州区关面乡姚程村党支部书记黄先朗说:“部分村民觉得黄连收益还可以,还主动在乡外流转土地,种植黄连增加自己的收入。”

除了特色种植外,我市各地还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农业亩均效益。在秀山县涌洞镇,经过专家服务团的技术指导,当地选育出贡米新品种12个,全镇贡米新品种产量已超过70万斤。

秀山县涌洞镇贡米专家服务团成员许洪富说:“目前通过我们严格地按技术操作规范来实施,效果比较理想。”

在酉阳县苍岭镇,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进入收获期,“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种植模式试种成功。农技人员科学配置玉米与大豆的种植带,在保证玉米稳产的同时增收一季大豆。

酉阳县苍岭镇太河村玉豆复合种植基地负责人梁刚说:“苞谷成功实现了亩产600公斤以上,同时增加了大豆100公斤以上的收入。”

酉阳县农业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陈永建说:“全县今年一共有20个乡镇进行了试点示范,建成了示范片28个,总的面积推广了2.04万亩。”

九月以来,潼南区加快高粱收割作业,目前已全部颗粒归仓。今年当地高粱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预计总产量达2400吨。当地还推广了“高粱+油菜”“高粱+儿菜” 等轮作模式,让土地发挥更大效益。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粮油站副站长肖勇表示:“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耕种模式,农业生产效益显著提升,为农户增收、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