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10月11日举行两场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重庆商务经济和司法行政领域取得的发展成果。
“十四五”期间,重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2021—2024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17.5%;五年间,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跻身全国最火五大商圈;消费品牌方面,累计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2200个;重庆火锅在20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设门店超1000家,让全球“吃香喝辣”。
市商务委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局长、重庆自贸办主任章勇武介绍:“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迈上1.6万亿元台阶,比“十三五”末增长了35.4%,提前完成了“十四五”的既定目标。”
市商务委副主任李巡府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直播带货81.2万场,实现直播零售额超过200亿元。”
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表示:“依托‘首发巴渝’平台和‘FA@成都’这个品牌,推进各级各类品牌首店和首发首秀活动集聚落户成渝地区。”
五年来,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交出高分答卷。全市外贸累计超过3.5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累计65亿美元;重庆自贸试验区贡献全市60%以上的外贸,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此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项目347个、金额260亿美元。
市商务委副主任、 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熙勇介绍:“新加坡稳定保持我市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东盟成为我市最大的国际贸易合作伙伴,陆海新通道带动中国西部与东盟地区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56.1%。”
市商务委副主任 、重庆自贸办副主任唐卫东介绍:“我们在西部地区率先开展药食同源商品的进口通关便利化的改革试点,进口通关流程,由原来的15天缩短到最短30分钟。”
市商务委副主任叶力娜表示:“下一步,举办国际化、专业化的投资洽谈活动,搭建全球的产业合作平台,让更多的优质外资企业参与到新重庆的建设。”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苏杭 郝岱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