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十四五”·答卷】千方百计添举措 重庆打造青年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

发布日期:2025-11-04 20:19 来源:视界网/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十四五”以来,我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及时出台一系列稳就业政策,把稳岗扩岗作为“头号任务”,将全方位服务保障贯穿始终,千方百计帮扶超200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让就业的基本盘更加稳定。

每年7月,随着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的工作人员张晓琼,都会拿到一份教育部门转过来的名单,上面是还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张晓琼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逐一给他们打电话。

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人力资源服务科工作人员张晓琼:“你现在有没有就业意愿?”

高校毕业生:“有。”

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人力资源服务科工作人员张晓琼:“有的是要考公,有的是考编,有的是有就业意愿在求职中。对有求职意愿的,匹配到他合适的岗位,一直到他们找到工作为止。”

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副主任刘振滨:“针对离校未就业大学生等重点群体,我们已经全面建立实名帮扶台账机制,及时提供至少一次政策宣传、一次职业指导、三次岗位推荐、一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

毕业于重庆财经学院的唐诗妤,去年获得了江北区人社部门提供的见习机会。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她迅速上手。不久前,一年见习期刚满,这个22岁的年轻姑娘就打败诸多竞争者,转正成为顺丰一个网点的负责人。

高校毕业生唐诗妤:“毕业以后其实只有一些书面上的知识,在基地见习的话,是可以给我带来一些很多的实践经验,也能够让企业看到我的能力,然后更好地去选择我。”

为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十四五”期间,重庆开发科研类、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见习岗位超50万个,筹集市场化就业岗位超500万个,提供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岗位超18万个。今年,我市还创新启动十万大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不久前,潼南区与毗邻的四川遂宁,联合组织大学生走进企业,开展实操体验。

大学生常付生:“能够走进企业,近距离观摩企业的生产过程,为我们求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潼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马俊:“持续组织全日制在校大学生、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开展企业职业体验、政务实践职业体验、就业见习等活动,为高校毕业生留渝来渝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五年来,我市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工具箱”越来越充实。扶持企业稳岗,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给予每人1万元的社会保险补贴。助力个人求职,对到12个县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就业补贴。支持创新创业,对首次在渝创办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最高8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提供个人最高50万元、企业最高6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十四五”期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超过348万人,平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均保持在70万人以上。

市人力社保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副处长余鑫:“‘十五五’期间,我们将构建稳岗返还、扩岗补助、就业补贴等全链条支持体系,充分挖掘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优质岗位资源,聚焦数字经济等青年喜欢的产业,打造一批‘青来渝州’就业创业综合体平台,全方位支持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