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宣讲“扫黄打非”知识现场。重庆市“扫黄打非”办公室 供图
重庆市巴南区把“扫黄打非”工作与精神文明创建、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宣传质量、工作效能、服务半径“三提升”,推进“扫黄打非”工作与相关工作协同推进,有效拓展了基层“扫黄打非”工作覆盖面。
共建共享,10万名注册志愿者成为“扫黄打非”宣传员
巴南区把“扫黄打非”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同部署同推进,在队伍、阵地、服务等方面实现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共建共享,把7支专业志愿服务分队、23支镇街志愿服务分队、301支志愿服务小队,10万名注册志愿者全部纳入“扫黄打非”宣传员队伍。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志愿服务队队员徐万诚说:“镇街通讯工作站设立后,我们融媒体中心全部记者都成为‘扫黄打非’信息员、宣传员。现在走街串户采访时,总会看一看路边摊有没有卖书。一旦看到摆摊卖书的,就会过问有没有批文。”徐万诚所说的镇街通讯工作站正是巴南区学习借鉴广东番禺经验的成果。
巴南区利用区级媒体平台开设了“扫黄打非”宣传专栏,在23个镇街设置了通讯工作站,把“扫黄打非”工作线索收集与信息宣传作为通讯工作站主要职责,分片区组织记者配合镇街干部开展“扫黄打非”志愿宣传活动,发放“扫黄打非”工作线索联系卡1000张,发布宣传信息37条次,向区“扫黄打非”办公室提供有效线索2条。
此外,巴南区还积极探索把“扫黄打非”宣传融入全民阅读、文艺演出、惠民电影放映等公共文化服务中,开展各类活动300场次。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文艺作品征集,动员辖区文艺骨干创作儿歌、绘画、快板等作品100余件,通过强化社会宣传、活动宣传、培训宣传,使广大市民提高对有害信息和文化侵袭的防范意识,增强保护知识产权、抵制违法违规文化市场经营行为的自觉性,在辖区形成“扫黄打非”人人有责、全民参与的良好态势。
创新治理,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直以来,巴南区把“扫黄打非”工作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内容,纳入全区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深化“千万市民学法律”活动,在301个村(社区)设置包含“扫黄打非”工作等内容的宣传专栏513块,营造了法治宣传的浓厚氛围。
界石镇东城社区副主任余杰说:“像东城社区这样的公租房社区人员流动较大,法治宣传工作特别重要。除了通过网格员与楼栋长挨家挨户登门走访宣传,社区还在醒目位置设置了宣传专栏,组织了文艺宣传,让‘扫黄打非’宣传更好地走进群众生活。”余杰每月都会陪同区里和镇里的干部对辖区书店、网吧、KTV等13家文化经营场所进行逐一走访,登记完善管理台账,发放“扫黄打非”工作经营提示,督促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正是在走访中,余杰收集报送问题线索3条,其中1条经查处被列入重庆市“扫黄打非”重大案件,2条KTV播放侵权歌曲线索由区文化执法部门进行立案查处。
巴南区创新推进“乡村德法相伴”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入选中组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案例。
全区设立“德法红黑榜”254块,以德法大讲堂、以案说法院坝会、邻里节等活动为依托开展德治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发送“扫黄打非”工作宣传资料和书籍5.6万余份(册),173个村(社区)创建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民主法治村(社区)。
整合资源,增强“扫黄打非”工作在农村的影响力
“大喇叭,高声叫:‘扫黄打非’很重要。人人见到要举报,毒害全都扫除掉。鸟儿飞来听见了,乐得树上蹦蹦跳”……这是巴南区组织创作的一首“扫黄打非”儿歌。
巴南区把“扫黄打非”工作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特色文化品牌打造中,群众围绕“木洞山歌”“接龙吹打”“界石儿歌”等22个特色文化品牌自发组建业余文艺团队300余支,开展活动400余场。利用“界石儿歌”“木洞山歌”等特色文化品牌创作系列文艺作品,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宣传了“扫黄打非”知识,增加了“扫黄打非”工作在农村的影响力。
东温泉镇黄金林村原属市级贫困村,地处巴南区与南川区交界处,文化资源较匮乏。巴南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通过不断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以现场集中服务、长期联系服务、项目对接服务等形式,整合相关资源,针对黄金林村这样的边远村落组织开展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有力维护了农村边远地区的文化安全,通过“送文化”和“种文化”并举的方式,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此外,巴南区还组织成立由“百姓名嘴”宣讲团、致富带头人等393名新乡贤组成的乡贤讲理员队伍,以文化大院、村活动室设立“乡贤讲理堂”,依托《“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手册》,每月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主题宣讲等活动,把“扫黄打非”宣传普及到农村、社区、景区等地。由退休老师、社区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组建“小马”工作队伍,设立214个小马工作室,及时协调处理“扫黄打非”工作等乡村事务性问题,助推乡村社会治理。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南区“扫黄打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