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建成投用的重庆智翔金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厂房,照片拍摄于近日。李雪飞 摄
2015年12月21日拍摄的服装工业园。李雪飞 摄
开栏的话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老城的可持续发展出现瓶颈:传统产业优势不再、资源面临枯竭、社会服务功能退化等,亟须通过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城市升级等路径突破困境,为老城注入新动能,打造城市新增长极、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很多城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各具特色的老城转型升级路径和模式,对整体或局部进行改造,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连日来,《工人日报》多路记者分赴各地,挖掘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的鲜活实践,为您呈现一个个老城“上新”的典型案例,探寻老城焕发新活力的奥秘,敬请关注。
阅读提示
重庆巴南5年前的一个传统服装工业园,如今却成为汇聚了70余家高精尖生物医药企业的国际生物城。从创新招商方式到打造产业配套,再到完善创新体系,工业园爬坡过坎,实现了产业转型和升级。
“原以为今年企业发展各方面都会遇到困难。没想到,政府的持续帮扶这么给力。”8月3日,位于重庆国际生物城的艾倍健医疗负责人说,原本药品出口遇到难题,在当地政府帮助下,几天就得到了解决。
“选择落户重庆国际生物城,正是看中了重庆是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家中心城市,这里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珂蓝集团董事长许传斌如是说。
重庆国际生物城这片热土,5年前仅是位于重庆巴南木洞片区一个普通的服装工业园,入驻企业寥寥无几。从服装代工升级到高精尖的新兴产业,经历了怎样的蝶变?需要跨几道坎?为此,记者进行了深入的采访。
引进来:一企一策,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2015年前后,我们一直在思索,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重庆国际生物城负责人李锐指着地图说,包含木洞、麻柳两个组团的麻柳沿江开发区,原来的定位主要是轻工服装、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发展前景并不乐观。随着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麻柳沿江开发区开始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当时,我们心里也没底,只是觉得随着人口老龄化,医药大健康产业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李锐说,尽管重庆是老医药基地,但产业分布零散、体量小,没有一个主要的聚集地,产业集群尚待培育。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麻柳沿江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开始走出去围绕生物医药产业进行招商。
把生物医药企业引入原本的服装工业园是园区要跨过的第一道坎。“最打动我们的是园区实行一企一策,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的困难。”重庆宸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松明回忆说,如果企业自建厂房、实验室,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而医药产品竞争激烈,谁先上市,谁就拥有话语权。为此,园区提出由他们提供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从签约到生产,企业只用了半年时间。
重庆智睿投资公司总工程师王志军则表示,作为民营企业,最看重的是诚信和高效的环境。当年他们每次到园区考察,“巴南区的领导都坚持全程陪同,再泥泞的路都陪我们一起走,现场研究,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除了一企一策,园区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其中,最有特色的是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上海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江苏泰州生物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这5个国内顶尖生物医药园区开展五方战略合作,承接东部地区新药创新成果,落户重庆生产,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上海博唯、智翔金泰、武汉新生源等一批国内外领先的龙头项目和拳头产品,相继落户园区。
留下来:整合上下游资源,提供产业配套
近日,四川金慧艾药业有限公司与巴南区签约,投资近10亿元在生物城建设医药大健康B2B平台及运营中心,打造重庆国际生物城国际级生物交易中心。
该项目成功签约的背后,有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一份功劳。巴南区政协委员赵静告诉记者,在一次视察中,他了解到重庆国际生物城作为全市医药产业重地,生物制药、高端制剂、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专业产业园格局中缺失交易平台功能布局。在今年的巴南区政协十四届三次全会上,赵静提交了《关于在巴南区建立物物要素产业交易所与国家级生物交易中心》的提案。
引进生物医药企业之后,把这些企业留下来是园区要跨过的第二道坎。要让生物医药企业落地生根,除了政策支持,还必须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产业配套,交易平台就是配套之一。此外,该园区通过完善配套体系、延伸研发链条,形成了以智睿生物研发孵化中心、北大医闻创新谷(重庆)研发平台、重庆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心等为核心,基础实验、中试小试、动物实验、生产制造、孵创、代工产业服务链接紧密的“5平台3中心”,成为独具优势的投资洼地。
产业配套让生物医药企业更加高效。美莱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涛告诉记者,企业通过药学研究、临床前新药筛选以及生物样本检测等,为园区内制药企业提供合同研发外包全链条服务,以缩短药物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促发展:完善创新体系
引进来、留得住之后,摆在园区面前的一个新问题就是促发展,让这些企业经营得更好。
在生物医药领域,中、东部地区在研发孵化、人才、技术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而巴南区则拥有承东启西的交通优势,还有用地、人力等成本优势及日益成熟的生产制造平台,而这些要素正是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国外产业转移的独特优势。
2017年,重庆国际生物城携手上海张江药谷、武汉光谷生物城、江苏泰州生物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打造“长江经济带生物产业联盟”,布局五方合作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医研企一体化合作模式。巴南重点承接五方协作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使东部地区新药创新成果在重庆落地生产,形成东西互补的研发制造生态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给重庆国际生物城带来了丰硕的科研回报——2019年,在重庆市15个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创新药物中占据9个,占比60%。其中,多项产品填补国内外空白;国产9价宫颈癌疫苗即将进入三期临床;口服紫杉醇胶囊完成海外临床,即将全球上市。
而且,智翔金泰重组全人源抗EGF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已取得重庆市首个一类新药临床批件,治疗晚期肿瘤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在规模化量产后,有望为患者降低30%~50%的费用。
随着致力于抗癌新药研发生产的美国Athenex原料药项目正式落成,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队”的重庆国际生物城,目前已汇聚70余家高精尖的生物医药企业。
(作者: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