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央媒看重庆 > 正文

半月谈丨这里的山地农业迸发魅力

发布日期:2020-08-14 17:32 来源:新华社半月谈

微信图片_20200814172546.jpg

村民在渝北区茨竹镇大面坡村蓝桂香园蓝莓基地展示刚采摘的蓝莓 王全超 摄

半月谈记者 徐旭忠 周闻韬

渝北区是重庆市大城市大农村的缩影,上千平方公里的山地处处农家,一度土地撂荒、产业困顿、人口外流。近年来,渝北区以“双十万工程”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土地宜机化整治,通过精心布局的“七化”驱动和“三社”融合,探索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路径。

整治是先手,“七化”聚动能

“地荒、田荒、房闲、人闲”,院落破旧,环境脏乱,这是大盛镇青龙村几年前的真实写照。

“以前我们家6口人种5亩地,现在只种了不到半亩地。”村民黄明德说。就是这样的半亩地,往往还用不了农机具。当地“巴掌田”“鸡窝地”遍布,耕作得靠锄挖、犁耕、人背,农业机械“无用武之地”。

针对山区土地零散,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落后的状况,渝北区发力“零改整”“坡改缓”,整村推进土地宜机化整治。截至今年3月底,全区已完成土地宜机化整治3.5万亩。半月谈记者沿渝北区内的御临河行车约10公里,一路但见河谷两侧山坡上绿油油的高标准农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生机盎然。

青龙村村民告诉半月谈记者,全村可耕种土地由原来的1400亩增加到现在的2350亩,今年春大豆播种时,几台大豆专用播种机从垄上驶过,一次性完成了旋耕、播种、施肥、开沟、填压等作业。

渝北区委书记唐川说,为提升渝北农业效能,与规模化、机械化同步实施的,还有智能化、组织化、品牌化、信息化、景观化,共同称为“七化”举措。如今,渝北的果树可以享受智能水肥药一体化滴灌系统的贴心服务,更有植保无人机24小时“保驾”,结出的果子已经进驻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

生态经济起步,田园魅力凸显

2019年,立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总体思路,渝北区提出实施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到2022年,实现粮经结构比调整至2∶8,森林覆盖率达到55%,让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双赢”。

“受惠于‘双十万工程’,村里将目光瞄准发展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商品率高的经济作物。”统景镇江口渔村村主任游佐琴说,村里现在已发展起1000多亩晚熟柑橘为主的现代化果园,套种大豆、土豆等作物,小村农业驶上了生态经济的快车道。

产业发展选对了路,农民的口袋也逐渐鼓起来。村民说,以前一门心思种粮食,吃了不知多少辛苦,一年到头一亩地收入不过四五百元;现在搞果园,保守估计每亩地收入也有8000元。

双凤桥街道兴旺村将闲置土地集中起来,建设500亩套种经济作物的柑橘基地;大湾镇金凤村整治了3000多亩撂荒地,打造以桃文化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在渝北,越来越多的村庄学起了江口渔村的样。

“三社”融合,活力无限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渝北区还尝试将原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的生产功能、供销功能、金融功能有机融合,创新成立“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探索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合作社发展高效农业,推动农户与合作社形成共建共享的利益联结体。

2019年以来,渝北区在9个镇(街)的12个村开展“三社”融合试点,推广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下设生产合作部、供销合作部、资金互助部3个部门。生产合作部主导产业规划、生产管理;供销合作部统筹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资金互助部则探索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并为社员提供资金服务。

木耳镇金刚村去年组建的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主动承接土地整治工程,种柑橘4000多亩,并建起有机肥厂、苗圃场,全年实现净利润103万元,村民分红50万元。统景镇江口、远景、长堰3个村更尝试跨村合作,成立“东河畔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整合资源,实现了“1+1+1>3”。

“我们希望最大限度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唐川说。

(刊于《半月谈》2020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