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央媒看重庆 > 正文

新华社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智慧山城”点亮生活“小确幸”

发布日期:2020-08-22 15:1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8月21日电题:“智慧山城”点亮生活“小确幸”

市民在重庆两江新区人和派出所自助申领身份证(2017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进出小区“刷脸卡”,水电报修“一键”解决,“电梯卫士”24小时守护安全,车库一氧化碳监测系统自动调整通风状态······在重庆两江新区云顶小区,刚搬进新家的伍琳,真切感受到了“智慧小区”带来的生活便利。而在两江新区,类似小区已建成42个,并加快在全域推广。

市民在重庆市中医院“智慧药房”办理代煎中药和送药到家服务(2018年1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除了居家之便,智能垃圾桶一解“傻傻分不清”的烦恼,营养餐食材可扫码追溯,学生们吃得更安心,看病就医有“掌上智慧医院”服务······行走在山城的街头巷尾,一幕幕智慧生活的图景正从想象走向现实,汇聚起小康路上的点滴幸福。

近年来,重庆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着眼于解决民生痛点、堵点,更好满足市民吃住行、游购娱和教育医疗养老新需求的“智慧名城”建设,成为重中之重。

在重庆江北区洋河路一停车点,工作人员利用手持终端对车辆号牌进行扫描(2017年7月5日摄)。停车点运用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子化收费,还让车位好找、停车不等。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在各个繁华商圈,针对愈演愈烈的“停车难”,一套套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新近投用,通过“智慧停车”平台,市民可以轻松感受到停车便利。“过去出来逛街,最头疼的就是‘抢车位’,有时一等就是个把小时。”经常带家人朋友逛街购物的市民田洁告诉记者,现在不论是走观音桥还是解放碑,很多停车场都安装了空位信息查询和引导系统,只需关注微信公众号,就能实时了解各大商圈的车位使用情况,还开通了手机支付功能,一些空闲的私家车位还支持临时租用,基本上不用排长队了。

同样在重庆,市民到25家“智慧医院”的任意一家就诊,都能有一番新体验:重庆市中医院的患者就诊时可选择“智慧药房”代煎中药送药到家服务。慢性病复查在网上就能搞定、检验报告单直接传输至绑定手机,遇到紧急情况,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推出的急救视频120自救互救服务也能派上用场——下载相关App后,医生可通过视频对话,指导现场人员进行救助,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重庆市中医院煎药员在“智慧药房”煎煮区域工作(2018年11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为最大限度方便市民办事,重庆还系统搭建起大数据智能化政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集成1016个事项办理功能的“渝快办”政务服务移动端打破部门“壁垒”,自推出以来,注册用户已超过1200万,累计办件量超1亿件。

运用“渝快办”刚刚优化的注册登记功能,家住重庆南坪的创业者张帆顺利注册成立了一家食品加工公司。“许多过去要提供证明、现场核验的事项,现在通过网络自动核验完成,真正做到了‘指尖触达、掌上通办’,既省事又安心。”张帆说。

市民在重庆两江新区人和派出所使用身份证自助拍照机和自助申领机(2017年3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看得见的是日常身边的便利,看不见的还有“城市大脑”默默运转带来的“稳稳幸福”。

走进重庆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巨大的显示屏、智能呼叫座席分布其间,一幅未来城市生态的图景扑面而来。从地砖破损到绿化维护,一件件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小隐患”,都能在“城市大脑”的介入下被及时发现处置。中心主任曾卿华告诉记者,依托这套系统,2017年至今,江北区共解决城市管理问题120万余件,满意率达到94%。

重庆市两江新区礼嘉智慧公园工作人员在演示“远程驾驶”(2020年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智慧城市一定是有温度的。”重庆市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杨帆说,大数据智能化的进一步汇聚、互通和应用,必将为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成色更高的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