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央媒看重庆 > 正文

法治日报 | 周溪乡“点线面”布局乡村善治

发布日期:2022-09-05 14:25 来源:法治日报

1662344396469.png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近年来,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乡坚持破困局、补短板、求发展、聚民力,通过构建一张网、壮大一本账、下好一盘棋,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起“三位一体”乡村善治格局。

“一张网”巩固基层组织“支撑点”

“网”即网格化服务管理,周溪乡划分1个乡级网格、7个村级网格、N个院落网格的“1+7+N”网格体系,明确乡政府机关36名干部职工全部驻村包户,村社干部、优秀党员、乡贤等治理力量担任基础网格长,包干全乡1977户农户,让群众“事有干部管”。

如今,周溪乡已经形成“做周溪人、办周溪事”的浓厚氛围,全面激发基层组织活力,用网格化管理这枚“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

建立网格体系后,周溪乡随即建立起落实“群众意见第一时间听取、群众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惠民政策第一时间落实、群众关切第一时间回应、群众矛盾第一时间调处、群众疑惑第一时间解答”的“六个一”网格责任机制,进一步细化明确网格长职责,常态化开展动态信息管理、传递政策声音、引导发展产业、解决群众问题、整治村容环境等工作,同步建立网格长述职制度、履职登记公示制度、激励制度、学习制度、群众事项全场代办制度等系列制度,用好的作风换来工作实效和群众口碑。

为了落实岗位责任,周溪乡还明确由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作为乡级网格长,通过“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现场办公服务等方式,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增信心、稳预期,把服务送到企业急需处,积极为企业纾困解忧。

在凉风村,脱贫户李思银主动担任1社网格长,组织成立凉风村巾帼服务队,按照“先示范、后宣传、再评比”的模式开展农户环境卫生整治和评比。在青坪村,网格员化身社保认证服务志愿者,深入老年人家中开展恢复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认证工作,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践行到日常生活中。

通过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效能,落实网格员走访慰问、排查问题、听取民意、化解矛盾、宣传政策等制度措施,确保每一个角落都活跃着网格员的身影,成为周溪乡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这张大网的坚强支点。

“一本账”贯通产业发展“连轴线”

“天有巴掌大,路有巴掌宽。巴掌磨起泡,只能得温饱;巴掌磨出茧,灰头又土脸。”一首“巴掌歌”,道不尽当年周溪人的辛酸。针对底子薄、耕地少、条件差的困难,周溪乡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一本账”,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2017年8月,城口县试点培育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周溪乡鹿坪村率先开展试点。鹿坪村海拔在1000米至1650米之间,依托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乡党委、政府着力在鹿坪村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村集体经济与公司专业合作,与基地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和收购订单,实行预约生产,全村种植中药材独活、玄参、金荞麦等共计1800亩,创造经济收益约100万元,鹿坪村在全县第一个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分红。2018年以来,全乡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收益321.2万余元。

此外,周溪乡按照“一村多品、一村多业”思路,引入市县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培育电商站点4个、家庭农场20个、农村经纪人26名,带动发展“周溪农家猪”“周溪冷水米”“凉风雪竹笋”“九重山香菇”等特色产业。探索实施“户均1人务工、3亩以上经济作物、50头(只)以上畜禽”“1+3+50”到户产业发展模式,成立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发展经济作物13000余亩,养殖畜禽30000余头(只),带动1200余户农户增收,形成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的良好局面。

以产业发展为先行,周溪乡打开了乡村振兴良好局面,特色农林产业不仅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还增强了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通过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一本账”,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一盘棋”扩大基层治理“覆盖面”

群众满意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会解群众利益的“方程式”,才能得出群众满意最大值。周溪乡盘活村民自治“一盘棋”,激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乡村善治注入新动力。

创新开展“三互”活动,周溪乡从尊重乡风民情角度出发,按居住地将全乡群众划分为7个活动小组,每组明确1名政策宣讲员、1名产业技术骨干、1名组织联络员,广泛开展“技术互学、生产互帮、家庭互管”活动,“三互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全乡群众的精神风貌。

坚持“党员带头、群众紧跟”,激发党员志愿者队伍力量,周溪乡充分发挥党员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环境卫生、满意度宣传、纠纷调解、护林防火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各村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原则,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村规民约,“乐业、乐德、乐善、乐邻”的价值观不断深入人心。创新开展的“四亮四比”主题活动,引导群众“亮积分比德行、亮道德比新风、亮家训比传承、亮规约比正气”。评选表彰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创业致富等榜样78人,常态化评选“星级文明户”70户,做到榜样可立、可信、可学、可追,形成了“人人学习榜样、个个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

如今,全乡打牌赌博、不敬不孝、懒惰伸手、缠访闹访、装穷哭穷等行为彻底扭转,过去群众对村干部“平时见面不搭理、办起事来不信任”,现在“干部是亲人、办事都到村、见面打招呼、号召齐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