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重庆荣昌国家级高新区内的华森制药第五期GMP生产基地 荣昌区委宣传部供图
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让荣昌这个过去的“边缘”小城一跃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腹心”,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增速跃居重庆38个区县前列。
电子信息和汽车是成渝两大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作为基础的印制电路板两地年需求量超4000万平方米,但自给率仅12.5%。补链之后,印制电路板成本降低30%以上。
成渝经济圈交通线路的数量、等级、运能与粤港澳等地区尚有较大差距。省市间断头路还不少,水利工程缺乏造成地区工程性缺水,产业发展亟待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重庆荣昌区位于重庆最西端,人口仅86万人。近年来,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让这个过去的“边缘”小城一跃成为成渝相向发展的“腹心”,5年经济总量翻一番,经济增速跃居重庆38个区县前列,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个“边缘”小城发展新动力从何而来?在中央部署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周年之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深入荣昌蹲点调研,透过荣昌的发展变化,发现产业链协同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两大关键词,双城辐射强大动能初步显现。
产业链加快协同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以成渝支柱产业链为中心,补链、强链、延链的协同发展步伐正在不断加快。
四川绿然集团投资150亿元在荣昌建设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集团董事长周汉知说,电子信息和汽车是成渝两大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印制电路板是这两大产业的基础产业,两地年需求量超4000万平方米,但自给率仅12.5%。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采用国际先进的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标准,投产后将重点生产两地急缺的高端HDI电路板等产品,不仅给荣昌带来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创新产业,而且将补全、壮大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链,印制电路板成本降低30%以上,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这是围绕成渝双核强化产业链协同的关键。”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说,按照这一产业链协同原则,川渝两地互动、企业相互投资日益频繁。
2020年,重庆荣昌华森药业在成都首期投资4000万元设立研发中心,四川成为荣昌企业首选投资目的地。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初,荣昌国家级高新区内,四川企业占比达40%,约30%的投资额来自四川。
从省级层面看,2020年以来,川渝两地已签署200多个合作协议,平均1.5天就“握手”一次;7月至11月底,平均每天有超过2亿元资金“砸”下来,每个月超过6个大项目开工。
“产业链协同发展需要创新协调保障机制。”荣昌区区长高洪波说,荣昌区探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由10名区级领导担任食品、医药、电子电路等10大产业链链长,配套专门工作组谋划产业链协同发展。
周汉知说,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从开工到建成投产仅用345天,创造出国际上同类产业园建设最快速度,这得益于“产业链链长制”发挥的高效作用。
传统产业升级蝶变
养猪与大数据区块链相结合,制陶与核原料提纯相关联……在荣昌,“一片陶”“一张布”“一把扇”“一头猪”等传统产业正在经历科技赋能的升级蝶变。
在重庆兀盾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内,公司总经理郝恩奇手里拿着一片唱片状的碟状陶瓷膜,这是我国第一片碟状膜,广泛应用于食品提纯、污水处理、土壤净化,甚至是核原料的提纯处理,代表了陶瓷新材料产业的最新技术水平。此前只有德国一家企业能够生产,我国是全球第二个能生产这种新材料陶瓷膜的国家,国内企业购买价格下降了一半。
“荣昌陶瓷已有千年历史,过去主要生产泡菜坛、酒瓶等坛坛罐罐,技术原始,产业低端。”荣昌区常务副区长常晓勇说,近年来通过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荣昌着力布局工业特种陶等陶瓷新材料产业,5年内,就聚合了70多家高水平陶瓷企业,形成80多亿元的全新陶瓷产业,重塑了荣昌陶瓷产业形态。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曹清尧说,荣昌等经济圈双核外地区,工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类似陶瓷、养殖业等传统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占比很高,只有立足自身产业特色,依托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也才能更好承担经济圈协同发展重任。
近年来,荣昌围绕生猪养殖,已经形成了种猪饲养、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畜牧装备制造、食品深加工、生猪大数据等全产业链,与生猪相关的产业产值高达400多亿元。在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中,荣昌将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分中心建到了四川内江、自贡,在四川布局3个国家级生猪市场的分市场,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融合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以项目推进落实国家战略
采访中基层干部、企业家认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尚面临基础设施普遍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区域带动难等短板。
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当前,成渝双核主轴间仅有高速公路3条、铁路2条,交通线路的数量、等级、运能与粤港澳等地区尚有较大差距。省市间断头路还不少,水利工程缺乏造成地区工程性缺水,产业发展缺乏后劲。
产业链不完善,企业还没有聚合,经济规模过小难以充分发挥经济圈辐射带动作用。以荣昌为例,尽管5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但总量还不到700亿元,还没有一个产值超30亿元的企业。产业链布局虽趋向合理,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产业形态还比较低端。
城乡差距大,城镇化水平低。以荣昌为例,三分之二人口尚在农村,亟需加快城镇化步伐。
针对现阶段突出问题,基层建议:
抓好规划纲要落实,把国家战略细化成为各个地方的施工图。“规划要层层落实,不能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曹清尧说,目前川渝按照中央部署已发布31个项目,应继续按照项目推进方式落实国家战略,形成项目清单,开展目标考核,以钉钉子精神逐条落实完成。
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推动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常晓勇说,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但产业转移不是东部到西部的平移,更不是将落后产能淘汰到这里,而是要通过支持企业创新、加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来引进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协同发展构建改革开放新格局。不仅要加强川渝之间合作协同,更要构建川渝一体化的开放协同平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合力建设国家南向大通道,为经济圈赋能的同时服务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