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看看新闻 > 央媒看重庆 > 正文

经济日报 | 重庆电子信息产业拓存量创增量

发布日期:2020-04-21 15:28 来源:经济日报

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工业第一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超过1/4。今年以来,为切实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重庆通过“龙头+配套”“软件+硬件”方式,大力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全链条复工复产。目前,全市639家规模以上电子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重庆坚持目标不变、力度不减,把能拓的存量全力拓开来,把能创的增量尽力创出来,力争全行业产值全年增长5.8%。”重庆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说。

壮大产业规模

连日来,重庆翊宝智慧电子装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片忙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输送出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重庆各级政府部门帮助下,公司以最快速度“复产、达产、增产”,加快追赶订单、不断抢抓订单,实现了大幅增长。

面对疫情,重庆多措并举为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保障服务,让企业充分释放产能。重庆经信委会同市级有关部门“点对点”“量对量”做好企业用工保障,特别是新增订单的用工保障,同步做好企业资金融通、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工作,确保企业满负荷生产。

陈金山介绍说,当前重庆一方面狠抓关键核心零部件不断档,引导终端企业及代工企业增加芯片、存储器、硬盘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存货,以应对核心零部件短缺风险。

另一方面,狠抓产品市场开拓,重点支持有条件的智能终端企业以产业联盟、项目合作等形式抱团出海,在基础成熟的地区加快建设海外仓,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努力提升扩大电子产品海外营销能力。

重庆还依托完备的智能终端产业生产体系,积极引进比亚迪、光弘、龙旗等一批项目,不断巩固现有智能终端产业基础,并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新动向,着力引进和培育5G终端、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终端产业,壮大智能终端产业规模。

夯实产业根基

不久前,在重庆渝北区举办的“云上签约”活动中,多个集成电路项目签约落定。其中,新锐芯晟捷创公司将设立“蜂视芯片研发中心”,开展X射线传感器及信号处理ASIC芯片的设计开发及销售服务;重庆国瑞微电子公司将打造“国瑞半导体研发设计中心”,从事芯片设计、设备技术服务等。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渝北区协同两江新区加快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大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前沿科技城智能终端企业、保税港区电子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以仙桃数据谷为主要集聚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目前,渝北区智能终端产业“整机+核心零部件+研发”全产业链条基本形成,华为云、中关村协同创新中心等100多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项目落地生根。

当前,重庆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发展,补链延链强链,不断完善产业生态,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庆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将进一步完善智能终端零部件配套体系,巩固电源、机壳等优势产业,发展光学滤光片、图像传感器等摄像模组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引进电路板生产企业,切实提升柔性板等高端主机板的本地配套能力。同时,以龙头企业和关键产品为核心,吸引原材料、装备等上游产业集聚,进一步推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促进智能终端配套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

加大研发创新是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主攻方向。据了解,重庆今年将大力推进关键零部件研发创新,依托英特尔FPGA创新中心、联合微电子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联合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开展攻关,重点在中高频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电子核心零部件产业聚集地。

智能改造提升

位于重庆璧山区的安洁电子有限公司自2月12日复工以来,已获得1500万元的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6%。公司总经理助理姚兵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公司着手推进自动化生产线改造,经过紧锣密鼓地准备、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近期已投入使用,一条生产线可节约10名工人。对于实现今年1.9亿元产值的目标,企业充满了信心。

璧山区聚集了100多家电子企业。近年来,在政府引导扶持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在企业中蔚然成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都大幅提高。”重庆宇海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笔电外壳的企业,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投入3000多万元实施智能化改造,整体产能提高了30%以上。

通过推进智能化改造,发展高端产品、高端零部件,重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2019年重庆实施了1280个智能改造项目,认定115个数字化车间和25个智能工厂,技改投资占全市工业投资比重达40%。

“今年将进一步加大行业智能化改造力度,特别是针对笔电、手机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广泛开展数字化设备更新行动,新建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重庆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全市将实施1250个智能化项目,新建100个数字化车间和10个智能工厂,同时组织开展智能化改造专家诊断活动,指导企业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推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仓储、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深度应用。

记者 吴陆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