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生产的耕整地、灌溉、植保、收获环节等都达到较高的机械化水平,但关键的育秧栽植环节的机械化推广较慢,沿用传统的人工育秧、起秧、插秧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特别是育秧环节,浪费种子和紧缺的水资源。水稻机插秧技术的关键环节是育秧。水稻规范软盘育秧技术就是从工厂化育秧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低成本简易化育秧方式,该育秧方式简便易行、成本较低、质量好、成功率高。
机插水稻育秧是保证秧苗栽插质量和在大田正常生长的关键。在育秧过程中,要重视种子处理、秧田选址及整理、苗床用土、盘膜选择、播种器具、播种质量、秧田管理、秧苗起运等每一个环节。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了适合本地的机插秧育成技术规范,现介绍如下。
1.种子处理。
选用品种为皖稻68粳稻,每亩大田备足精选种子4千克。在播种前,首先必须进行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内容包括:晒种、选种、浸种、消毒、破胸催芽等。
①晒种。最好在竹制或木制的器具上摊晒,不要直接放置在水泥地和柏油路面上,以免灼伤稻种。晒种时要经常翻动,使其受热均匀,连续晒几次太阳即可。注意事项:杂交稻种一般不晒种,因为杂交稻种与常规稻种有较大的差异。
②选种。主要采取盐水选种。盐水选种所用的浓度,应根据谷种本身相对密度大小作适当调整。杂交稻的选种,盐水相对密度一般应为1.13。选种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选好种子立即用清水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洗后晒干备用或直接浸种。
③浸种。目的是为种子萌发吸足水分。干燥的水稻种子一般含水率在12%~14%,当种子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25%时开始萌发,但慢而不齐,当吸水量达到本身重量的40%时,就达到饱和吸水量(这时稻谷的外壳呈半透明状,米粒上腹白已清晰可见,米粒容易折断而无响声)。
④稻种消毒。目的是杀死附着在种皮上的恶苗菌种和稻瘟病菌。目前大都采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来消毒,并与浸种同时进行。浸种时可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1支(2毫克)加“吡虫啉”10克对水6~7千克浸5千克种子,按这样的比例对稻种进行消毒处理。
⑤破胸催芽。一般分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和摊晒炼芽三个阶段。根据稻种的生物特征,破胸期温度应控制在35~38℃。当破胸率达到95%左右时,应将谷堆温度降至30~32℃,并保持到全部破胸为止。破胸阶段中后期要特别注意谷堆的温度,由于稻种本身的酶促反应,会释放出热量,稻种在自温作用下温度升高很快,这时要进行翻拌,使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稻种破胸催芽的温度、水分控制,主要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环境按农艺要求进行。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稻种若采用机械播种,稻种催芽时只要90%的种谷“破胸”即可,否则播种时将造成种子根芽损伤。为了增强谷芽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抗逆性,稻种催芽后还应将谷堆在室内摊开炼芽。
2.水稻机插秧育秧田块准备。
①育秧田块的选择。应选择能灌能排、地势平坦、背风向阳、运秧方便的熟地。秧田和大田比例按1:80配置。秧田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经过冬翻的留春稻田,用旋耕机旋耕整平做秧板,另一种是农户的晒场或房前屋后的闲置地。根据经验,秧板规格改变为:畦面宽1.5米,沟宽0.3米,沟深0.2米,四周沟宽0.35米、深0.3米。
②育秧床土准备。应根据土质及育秧方式,一般每亩机插大田配制拌过肥的细土100千克。加入腐熟的有机肥3~5千克、尿素0.3千克、磷肥2~3千克,或加入高质量的三元素复合肥0.5千克。有条件的最好采用旱秧壮秧剂配制营养土。另外,每亩大田准备25千克左右未拌过肥的细土,用于播后盖种。杂交稻育秧床土可减半准备。
③秧盘、农膜配置:每亩大约备足28~30张软盘,规格为28厘米×58厘米。农膜规格为2米宽,每亩秧田按470米备足。
3.播种育苗。
晒种2~3天后,用浸种灵浸种36小时,催芽露白。铺盘装土时要两盘并列对放,秧盘之间紧密连接不能有空隙,盘底紧贴秧板,两头用土围实。土层厚度为2~2.5厘米,然后用木条刮平。播种时按盘播种,每盘播芽谷155~175克,播种均匀。盖土厚度0.3~0.5厘米,以看不见稻谷为度。然后在软盘表面,沿秧板纵向每隔30厘米平放1根秸秆(预防揭膜前下雨,农膜紧靠盘面,造成缺氧烂芽),后平盖农膜,四周封严封实。封膜后加盖一层薄麦草(预防晴天晌午高温灼伤幼苗)遮阳降温,确保膜内温度控制在30~38℃,封膜盖好后灌一次平沟水,湿润全部秧板后排水,以利控温、保湿、促齐苗。齐苗前必须开好平水缺,防止下雨淹没秧板,造成缺氧烂芽。播后3~4天,齐苗后晴天在傍晚,阴雨天在上午8~9时揭膜并灌一次平沟水,以弥补盘内水分不足。人工播种的,应由一定经验的人分次撒播,力求播种均匀。一般每平方米播芽谷种子控制在1千克以内,并视不同品种特性确定实际播量。使用专用播种机械播种时,要使其轨道架实支平,移动播种机时要匀速、平稳、顺利,不要产生停顿现象。
4.秧田管理。秧田管理主要分秧田水分管理、追肥、病虫害防治三大块。
①水分管理:揭膜至2叶期前建立平沟水,机插育秧中秧苗期水分管理应以床土或盘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床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补水方法:秧田集中地块可灌平沟水,零散育秧可采取早、晚洒水补湿,以利秧苗盘根;2~3叶期视天气情况勤灌跑马水,做到前水不接后水;移栽前3~4天,灌半沟水蹲苗,以利机插。
②追肥:秧苗1叶1心时,每亩用尿素4~5千克,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建立薄水层,均匀撒施或对水1000千克浇施。起身前3~4天看苗施好送嫁肥,尿素用量不超过5千克。
③病虫害防治。以防治稻蓟马、稻飞虱为主,兼防苗瘟等病虫害。主要选用10%吡虫灵(蚜虱净)、25%三环唑等农药。防治的方法是:在播种前进行药剂浸种是第一次防治;第二次防治应在播后16~18天进行,在两叶期每亩田用“稻虫清”1~2瓶按说明书对水喷施。坚持带药移栽,可有效地控制秧苗在大田活棵返青后的病虫害,并减少大田病虫害防治成本。
5.机插秧育秧的壮秧标准。壮秧标准为:秧龄18天左右,株高15~18厘米,叶龄3.5叶,苗基茎宽0.25厘米,苗挺叶壮。成苗均匀,常规稻每平方厘米成苗1.5~3株,杂交稻1~1.5株。单株白根量10条以上,黄根少,根系发达,盘根强,秧块提起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