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重庆北碚持续拓展嘉陵江生态空间 “退”出生态岸线 守护一江碧水

发布日期:2022-01-14 10:18 来源:重庆日报

2021年12月30日,北碚滨江路(二期)正式通车,碧绿的江岸与嘉陵江水相映成趣。特约摄影 秦廷富 摄/视觉重庆

1月12日,刚刚通车不久的北碚滨江路(二期),车辆川流不息。随着这条路的通车,过去沿线乱石丛生的江岸,也将以人文、生态的新形象与市民见面。

岸线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自河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北碚区以“退”为法,持续推进岸线保护,不但拓展了河流生态空间,也还嘉陵江沿线以岸绿景美的自然生态原貌。目前,北碚河道自然岸线保有率达80%以上。

滨江公园保留原生滩涂和巨石驳岸

1月12日,北碚滨江路正码头,彩色的步道掩映在绿植中,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这里欣赏美景。

正码头广场下方的滨江路,曾一度被摊贩占据,他们在滨江路192米平台处搭建遮阳篷,违规摆摊设点,不但污染了水环境,也影响行洪安全。

自河长制全面推行以来,北碚区开展餐饮船舶污染专项整治,清除了正码头违规摊点。同时,结合南京路片区改造,在正码头修建了占地面积350余亩的滨江休闲公园和滨江带状公园,恢复江岸生态,保证行洪安全。

2020年下半年,北碚区又启动了滨江休闲带(二期)项目建设,包括滨江道路、休闲带和景观建设。滨江路(二期)起于庙嘴,与已建成的滨江休闲带一期相接,止于金刚碑南侧,全长约2.5公里。由于所处区域在温塘峡下游,江水湍急,江岸多是乱石滩和悬崖峭壁,北碚区在打造这段江岸时,采取了最小干预的方式,尽可能保留了原生滩涂及巨石驳岸,规划建设滩涂景观带、生态休闲区、石滩艺术区、湿地寻踪区和北碚之源区,让前来休闲的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严格保护66公里嘉陵江岸线

在治理河流生态空间的同时,北碚以“退”为法,还河道自然岸线,充分腾出河流生态空间。

在北碚区水土车渡码头旁的一个小山坡上,高大挺拔的水杉已成林,游人穿行其间。

2年前,这里是当地100多户居民的菜地,菜地旁有沤粪池,一到夏天臭不可闻。2018年初,结合场镇污水管网工程改造项目,政府征用了这片江畔菜地,但居民们仍违规在此种菜。2020年初,重庆市发布第2号总河长令,在全市开展污水乱排、岸线乱占、河道乱建“三乱”整治专项行动。北碚区闻“令”而动,在此种下了1900多株水杉,镇、村两级河长和志愿者每天值守,水杉逐渐成林,成了江岸靓丽的风景。

通过调整农耕地、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对经常淹没的农地改为耐淹作物种植等方式,北碚逐步实现退地还河,并清理嘉陵江岸坡非耕地种植面积400余亩。

北碚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嘉陵江北碚段河道共45.1公里,左右江岸线共66公里,涉及该区10个街镇,不少涉水问题需要沿线街镇联合解决。为此,北碚区从2018年起探索集体巡河制度,通过组织嘉陵江沿线河长进行集体巡河、各相邻街镇联合巡河等方式,解决了一批嘉陵江流域的突出问题。

比如在施家梁镇三胜码头旁的一块河滩地上,过去曾堆放着大量施工后的砂石。2019年4月,北碚区将这块河滩地纳入河道“清四乱”突出问题重点整治,经过清运、复绿,如今斑驳荒凉的岸线已重新恢复生机。

将河道岸线规划成果纳入“规划一张图”

岸线资源保护与修复是给江河治病的“良方”,其保护利用与生物多样性恢复、水环境治理、防洪等密切相关。

如何从源头上强化河流岸线资源管控?北碚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规划管控约束,将河道岸线规划成果纳入“规划一张图”严格管控。

结合河道“清四乱”行动,北碚区加大联合巡查及执法力度,全面打击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

结合智慧河长建设,北碚区还在嘉陵江沿线重点河道安装了视频监测站,用“千里眼”实现了对河道的远程实时监控。下一步,北碚区将继续建立岸线保护长效机制,筑牢嘉陵江岸线生态保护防线。

(记者 龙丹梅)

(稿件原载于2022年01月14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