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消息称,《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经印发。根据《规划》,重庆将构建“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总体格局,划定“一核四片”生态修复分区,并在规划期间实施长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等27个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庆是长江重点生态区的关键区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重庆又是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的山水之城,“三带四屏多廊多点”的总体规划格局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所谓“三带”,即长江、嘉陵江、乌江组成的生态涵养带;“四屏”,即大巴山、巫山—七曜山、武陵山、大娄山组成的生态屏障;“多廊”,即23条平行山岭,39条次级河流,以及重要的生态廊道;“多点”,即67座重要独立山体,125座大中型水库,以及217处自然保护地。
“一核四片”则立足于整体生态安全格局,以4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点,结合“一区两群”生态现状、生态功能、生态需求、生态价值以及考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综合划定。其中,“一核”即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四片”则是大巴山生态屏障区、武陵山生态屏障区、大娄山生态屏障区和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
三峡库区核心区生态涵养区的生态保护修复以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为核心,以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及相关影响区为重点,系统开展消落区、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区域水源涵养、洪水调蓄、土壤保持等生态功能,加快形成“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山水画卷,建设安澜长江。
大巴山生态屏障区以保护好“天然氧吧”为核心,以大巴山、雪宝山、大宁河等区域为重点,加强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群建设,推进河流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亚高山草甸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依托山地特色生态资源,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助力打造秦巴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武陵山生态屏障区以持续发挥全球“生物避难所”战略作用为核心,以乌江干支流、武陵山、七曜山等区域为重点,加强珍稀动植物和栖息地保护,推进乌江生态廊道建设,助力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
大娄山生态屏障区以保护好“天然的物种基因库”为核心,以綦江、大溪河、四面山、金佛山等区域为重点,持续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自然保护地能力建设,加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修复,推进生物多样性优先区、示范区建设。
丘陵谷地生态品质提升区以提高城市韧性、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助力建成高品质生活宜居区为核心,以“两江四岸”“四山”等区域为重点,加强对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重要河流生态廊道以及华蓥山等重要陆地生态廊道的建设,构建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农田生态功能,扩大优质农产品供给,建成城市“菜篮子”和“米袋子”产品重要供给区,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先锋作用。
《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生态系统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等生态廊道初步建成,三峡库区、大巴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逐步增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到2035年,全市森林、草地、河湖、湿地、农田、城镇等生态状况实现根本好转,生态系统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系统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面筑牢,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
(稿件原载于2022年02月20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