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是我写作的根,小人物和故事是我写作的魂。我在用文字替自己搭建一条精神回乡的路。”3月12日上午,南岸区龙门浩拾己书局,新一期拾己故事会上,青年作家吴佳骏正分享新书《我的乡村我的城》。
同日下午,长江对岸的解放碑重庆书城,“《大学》的古为今用之法”公益读书活动正在进行。书香氤氲,十余位书友跟随阅淘读书联盟旗下无涯读书会会长南希引领,从传统典籍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2022年春天,“全民阅读”已连续第9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放眼当下,各类读书会在重庆遍地开花,它们主题多元、形式各样,作家、艺术家、普通书友……爱书人以阅读之名坐到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全民阅读,全民参与。作为全民阅读推广重要一环,重庆的读书会有着怎样的探索与实践?如何才能更好发展?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需求旺盛
各类读书会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以读书会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孔子与弟子聚会进行讨论与学习,被视为读书会的雏形。由此为起点,千百年来,文人雅聚、以文会友的文化传统绵延不断。
▲领读人与普通读者在读书会互动交流。
国内具有当代意义的读书会最早萌生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那些曾习惯于“躲进小楼成一统”的私人阅读者,基于共同的阅读兴趣和交流需求,自发形成了各类读书会组织,伴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渐成燎原之势。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20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的知晓率达72.7%,其中,本地读书会知晓率高达26.7%,仅次于28.4%的机关企业/校园读书活动知晓率。
全民阅读的春风还在不断催生新的读书会。拾己故事会便是重庆最年轻的读书会之一。在“艺术让人成为人,故事让人生有趣”的理念下,拾己书局主理人赵登翠在今年2月开始“组局”,邀请嘉宾带上作品与读者见面,享受阅读,畅谈人生。
“为什么办读书会?因为我理想中的书店不是传统的静态售书场所,而是人们共同阅读、交流分享的公共空间,身处其中的我们才不会孤单,才能感受到更多的希望和温暖。比如这次的嘉宾吴佳骏,他的文采感动了读者,他的真诚更令人印象深刻。”赵登翠说。
同样年轻的还有重庆阿来读书会,会长瞿庭涓表示:“2021年底,阿来到重庆参加活动,诗人李元胜建议,阿来那么多书迷,干脆组织个读书会,没想到这个随性而至的倡议一呼百应。看得出,喜欢阿来的朋友都有一起读书、交流的需求。后来才知道,我们是全国第一个阿来读书会。”
2018年3月成立的阅淘读书联盟历史也不长,却已见证了重庆读书会的快速发展。负责人梁夏茜介绍,联盟是重庆新华书店线上平台“阅淘网”创办的社会文化团体,通过吸纳以读书会为主的各类文化组织开展公益读书活动,“这些活动是顺应全民阅读推广需求而举办的,2021年累计办了292场。”
作为阅淘联盟读书活动主要领读人之一,悦己读书会会长龙文羽这样回忆自己的初衷:“我爱看书,也爱分享,很多朋友都请我荐书。他们的需求让我思考,自己能为全民阅读做些什么。而2019年遭遇的亲人去世更让我认识到,活着就要做真正热爱的事,于是我在本职工作之余,开始做起了读书会。”
同样受到需求和兴趣驱动的还有无涯读书会会长南希,2021年下半年,她辞职全身心投入读书会运营,“原本在企业也发展得不错,但我希望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我身边也有很多同样志趣的朋友,我们决定一起携手,去帮助和影响更多的有阅读、学习、交流需求的朋友。”
对于樊登读书会老会员、大学教师董俊红来说,她的需求很具体:“当时我有了孩子,工作忙,还在读博士,通过听书来缓解焦虑,我也慢慢意识到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开始参加线下读书会活动。在不同的观点碰撞中,认识了一些志趣相投的书友,我觉得读书会的价值不仅仅是读书或分享心得,更在于因为读书,我们找到了可以理解的彼此。”
形式不同
用阅读链接起更多可能
作家止庵认同董俊红的观点,他眼里的读书会正是这样的存在:“读书会就是一帮志趣相投的人,其实规模大小无所谓,更重要的是友谊。”
因为相投的志趣,众多爱书人相聚,阅读国学经典、碰撞真知灼见、探讨亲子教育……作为因阅读形成的“空间”,读书会聚集了不同话语与思想,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文化建设增添着书香。如今,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壁垒,人们的兴趣口味愈发细化,读书会的内容和形式也更加多元。
▲越来越多市民参与读书会活动。
悦己读书会坚持纯粹的读书分享,短短两年,已经发展了32个社群6000多位成员。这个成绩让会长龙文羽颇为欣慰,“我们的理念就是通过阅读,悦己、悦人、悦心。无论在主场重庆书城,还是进社区、学校等做活动,我们都希望引领更多的人回归纸质阅读。”
在北碚,颇有名气的后书时代深阅读读书会会长杜秀敏拥有文学、心理学、教育学多重知识结构,以及十余年阅读推广经历,她的思考更深一层:“信息爆炸时代,阅读变得碎片、功利、肤浅,阅读本身没门槛,但要真正学习,阅读必须成体系,我们倡导的‘深阅读’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希望和‘浅阅读’形成对比。”她表示,“‘深阅读’是一种对阅读方法的探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的重点不在读书本身,而是传授阅读方法和策略,着眼于解决不同阅读主体身上体现出阅读能力差异性问题。这些方法古已有之,我们重新梳理、提炼,从而具备了大众化推广运用的价值和推动阅读实践的意义。”
着眼于慈善公益事业的和谐世家读书会,则更强调通过阅读去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联,通过建立起更积极的链接,推动社会和谐发展。2021年9月,南岸区民政局推荐和谐世家读书会入选了腾讯公益公募项目。“我原本是做公益的,将阅读活动引入其中后,发现了新的可能。”会长温晓萍说,她发现阅读有助于帮助某些群体,“比如重度抑郁患者、濒临离异的家庭等,通过共同阅读建立深度链接,用一群人的力量去帮助个体,我们做到了,不但修复了夫妻关系,还治愈了书友的抑郁症,他们的人生都重新焕发出生机。”
位于两江新区的樊登书店重庆旗舰店的线下读书会活动,也希望通过阅读的精细化帮助更多读者。“疫情之前,我们每周都有固定的8-12场读书沙龙。”店长雷雨介绍,针对不同受众主题各不相同,“比如沟通表达、终身成长、情绪管理、投资理财、亲子教育等,既推荐书籍,也请老师做分享,这样的细分有助于活动的延续性,线下沙龙是对听书的补充,也方便读者形成更完整的读书体验。”
存有短板
身份资质等亟待解决
阅淘联盟与众多读书会打过交道,负责人梁夏茜注意到,虽然新读书会不断涌现,但也有一些老组织不再活跃,甚至消失。“这涉及到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说白了涉及运营成本,无论是因兴趣自发形成,还是有公益或商业化目的运作,所有读书会都无法回避这一问题。”
对此,龙文羽深有体会,“悦己读书会坚持纯公益,不但不收书友费用,一些费用都是我们主要成员在做奉献。多年来我们志愿者换了很多,活动做得很艰辛。”
除了运营资金外,“人的问题”也是不少读书会先天的短板。“比如发起人、领读人的资质,是否有相关知识背景?是否具备现场调动能力等等。现在的情况是,读书会门槛低,良莠不齐,似乎谁都可以发起。”南希建议,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对读书会发起人进行资质认定,“从源头上保证读书会的质量,才能确保其实践对于全民阅读是正向助力。”
同时,读书会的组织身份目前也略显尴尬。法学专业出身的龙文羽笑说:“包括悦己在内,很多读书会还都没达到在民政局登记的条件。换句话说,我们的合法性是存疑的。”她表示,正因为注册不易,读书会的活动大多都要依托在民政部门合法注册过的阅淘联盟开展。
为了解决“身份”,杜秀敏的深阅读读书会纳入了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他们为我们提供支持,我们也作为北碚区的志愿者服务队推广全民阅读,互相借力,各得其所。”温晓萍的和谐世家读书会则依托南岸区民政局慈善会,“我们在社区指导下为居民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社区党组织也通过读书会更清楚地了解了群众的真实想法,是一种正向的促进。”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政策法规对读书会引导、支持:早在2014年召开的北京共同阅读促进大会暨首届读书会发展交流大会,就读书会这一新的阅读组织形式予以关注;2015年、2016年江苏、深圳等地相继出台文件,提及政府鼓励、扶持阅读推广组织、个人开展公益性阅读推广活动,且应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等。202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热心阅读推广的文化名家、社会名人的阅读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文化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阅读推广并提供公益阅读服务。”
“全民阅读推广工程浩大,读书会的发展也还要一步步来。政府已经很重视了,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杜秀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