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农信息 > 正文

栉风沐雨砥砺行 春华秋实绘佳卷——重庆二○二○年脱贫攻坚综述

发布日期:2020-10-17 11:05 来源:重庆日报

这是经受考验的一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年中的历史罕见特大洪水,让脱贫攻坚的成色得到提前检验;

  这是决战决胜的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愈发临近,攻坚剩余贫困一刻也不能停;

  这是承前启后的一年:现行脱贫任务完成后,如何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成果,至关重要。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标所在——在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的2020年,伴着“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嘹亮号角,重庆统筹“战疫”“战贫”“战灾”,一路栉风沐雨,收获春华秋实。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在巴渝大地上徐徐展开,小康梦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战疫、战贫、战灾并行

  打掉小康路上“拦路虎”

  一年之计在于春,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这个春天的节奏。

  抗疫一线人员在昼夜坚守、持续战斗,而各行各业却停工停产,整个社会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完成?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党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落实。

  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强调,统筹抓好“战疫”与“战贫”,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分析、汇总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掌握春耕生产、农民工就业、扶贫项目开复工、带贫市场主体经营困难等情况。

  如何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重庆给出的答案是:下足绣花功夫,抓住重点,打通堵点,攻克难点,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2月9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在疫情期间抓好临时救助、促进就业、帮助涉贫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7个方面23条措施,条条是干货:按照低保2倍标准,为确诊贫困患者每人每月发放临时救助金880元,并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住院保险赔付;把患者作为动态监测重点对象;符合建档立卡标准的及时作为返贫人口给予重点帮扶……

  贴心的关怀,让贫困群众有真切感受。奉节县安坪镇广营村贫困户姜某不会忘记,自己刚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后不久,就收到880元临时救助金,让暂时失去了经济来源的他倍感温暖;南川区神童镇富民村贫困户杨鑫不会忘记,正当工厂的复工令催得他像热锅上的蚂蚁时,南川区以包机的方式让他和68名农民工顺利抵达广州;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巫山县巫峡镇柳树村村民谭松明不会忘记,春耕关键期,他从村干部手里接过了急需的蔬菜种子,十几亩地有了着落……

  疫情刚得到缓解,一场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洪灾又向山城袭来。全市有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的33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贫困村近千个,受灾贫困户近万人。为防止因灾致贫、因灾返贫,我市对受灾的原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和4个市级贫困区县增加资金补助,开展隐患排查,将可能发生返贫致贫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系统。

  “老李,我们给你拿了点种子和生活物资来。”7月9日,綦江区农业农村委的工作人员和农技专家带着蔬菜、粮食种子和消毒用品等物资,来到永城镇大桥村脱贫户李家容家中。连续暴雨导致大桥村部分山体发生滑坡,李家容种的1.5亩玉米全被泥石掩盖,种植的辣椒也被山洪冲毁。“专家告诉我,这个季节可以种植秋季糯玉米、莴笋、小白菜等,这些粮食、蔬菜种子,他们都给我带来了。”李家容说。

  据统计,我市落实资金1.9亿元,实施项目2032个,妥善解决因灾造成的6321户贫困户饮水安全问题,唯一住房因灾变为C、D级危房的689户已全部临时安置,并启动恢复重建,因灾纳入脱贫监测户3户16人、纳入边缘户2户6人,没有出现因灾致贫返贫情况。

  截至9月底,全市贫困劳动力返岗务工73.08万人,规模超过去年全年总数,998家涉贫龙头企业全部开工复工,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9万人,销售扶贫产品42.95亿元,销售贫困地区滞销农产品1.37亿元。

  战疫、战贫、战灾,重庆打了个漂亮的阻击战。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真金不怕火炼,疫情和灾情的考验,压不垮重庆人民,只能让脱贫攻坚的成色更足。

  制定“清零”措施,因户因人施策

  攻克贫困最后“堡垒”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脱贫成效有目共睹,但解决剩余贫困依然艰难。

  今年初,我市列出脱贫攻坚年度任务,全市还剩下2.44万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如何确保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2020年“一号文件”给出实施路径:集中攻克深度贫困堡垒、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强化综合性保障措施、统筹做好非贫困区县和非贫困村帮扶工作。

  年初,市扶贫办对剩余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家庭状况等进行了摸底。数据显示,我市剩余贫困人口8230户24395人。其中,因病致贫占60.8%,因残致贫占14.03%,整户无劳动力占12.8%。

  “我们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出台加强版‘清零’政策,针对性分类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市扶贫办负责人介绍。

  针对疾病这个最主要的致贫原因,重庆对剩余贫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贫对象1.48万人加强大病救治,今年新增精神疾病、膀胱癌、肾癌等3个救治病种,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3种,比国家要求多出3种。

  在稳岗就业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9392人,优先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实现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100%。

  无劳动能力的怎么办?我市将整户无能力无劳力的956人全部纳入资产收益扶贫范围,跨村、跨乡(镇)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享受同样的收益分配。

  此外,强化兜底扶贫,对未脱贫人口中重残以及患重大疾病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兜底保障,目前已纳入低保兜底和特困供养范围的约1.6万人。

  种种政策,让剩余贫困人口得到尽可能周全的扶持。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石柱县中益乡建峰村莲花组贫困户康启英的新房张灯结彩。“搬进新家几个月,现在还像做梦一样。”康启英看着宽敞明亮的房子,笑脸盈盈。几个月前,康启英一家还住在临时安置的活动板房里,“托政策的福,我们今年6月搬进了这栋两层楼的新房。”

  一本户口簿、一张社保卡、一份养老金,见证了67岁“阿妹”的生活变化。20多年前,“阿妹”从外地流落到渝北区古路镇希望村。由于没有身份证、户籍不详,不善与人交流,“阿妹”一直没有申办户籍,养老保险更是没有着落。多年来,她家是古路镇出了名的贫困户。

  在兜底脱贫工作中,渝北区社保工作人员与当地村干部、民警一起为“阿妹”和女儿办理了户籍,并上门为“阿妹”办理了超龄贫困人员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现在“阿妹”每月可以固定拿到一笔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对贫困家庭来说多了一份保障。

  新增寄宿制学位5242个、贫困人口住院费用自付比例降至10%以下、全市47.7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住房安全核验、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023处……如今,全市剩余贫困“清零行动”即将收官,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民生保障的提升,让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越来越强,脱贫质量大幅提升。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让增收与致富成为新常态

  2月22日,城口县、巫溪县、酉阳县、彭水县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序列。至此,我市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气可鼓而不可泄,如何防止整县脱贫摘帽后干部松劲和脱贫效果下降?我市以脱贫摘帽为新起点,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等重要”的要求,以“归零”心态和“再出发”精神,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

  “多亏有了好政策,要不咋能甩掉穷帽子。”黔江区金溪镇望岭村村民老王去年得了尿毒症,医药费、透析费让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又跌落到贫困边缘。“刚脱了贫,不会又要欠债吧?”老王和老伴心里发慌……

  这一情况触发了区里防止返贫机制的大数据监测预警,驻村第一书记田富立即带着医保部门工作人员上门核查,确认情况后,医保、就业等一系列措施立马跟进,帮助这个家庭缓过劲儿来。

  及时预警,尽早帮扶,就能防止返贫。在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我市执行人均纯收入6000元)的家庭,“两不愁三保障”任意一项动态出现问题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都被纳入防止返贫监测范围。目前,全市共识别监测对象2.18万户6.65万人,其中脱贫监测户1万户3.23万人,边缘户1.18万户3.42万人。

  防止返贫、致贫,要从根本上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他们能持续稳定增收。

  劳动技能培训、劳务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奉节县采取多种就业帮扶手段,为有返贫风险的群众织牢就业网。

  20分钟,是张玉从家走到扶贫车间的时间;500个鞋扣,是她一天的工作量;3000元钱,是她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在安坪镇下坝社区,几个扶贫车间沿坡依次排列,鞋厂内,张玉正仔细地制作鞋扣。这个曾经的贫困户,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收入。“做这份工能挣钱,也方便照顾孩子和90多岁的婆婆。”张玉坐在工位上说。

  在资金保障上,尽管18个贫困区县均已摘帽,但我市保持投入力度不减。今年以来,全市落实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7.4亿元,比2019年增长7.2亿元,增幅11.9%。其中,市级资金2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增幅超过中央资金增幅。

  我市还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建立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实现对贫困户动态信息、产业项目、扶贫资金、帮扶过程的全流程实时监督。目前,该平台已有32万多用户,对象储存量已有200多万人,有效数据上亿条,App日均活跃量3万人,通过信息化手段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更加精准。

  现阶段,重庆已对脱贫攻坚发起冲刺,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地、脱贫质量、问题整改、数据质量、圆满交卷等6个方面,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只要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干劲,“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全心全意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胜利必定属于我们!